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Campephagidae > Pericrocotus > Swinhoe's Minivet
Swinhoe's Minivet

Swinhoe's Minivet

English name:Swinhoe's Minivet

Scientific name:Pericrocotus cantonensis

【简介】
小灰山椒鸟(学名:*Pericrocotus cantonensis*),又称斯威若山椒鸟,属于雀形目鹃鵙科山椒鸟属。这种体形较小的鸟类,身长约为162至202毫米,体重在16至26克之间。

【外形特征】
- 雄鸟:前额白色,头侧白色且有时会延伸至眼后,呈现短的眉纹。头顶后部、枕、背部到翅膀上覆羽颜色渐变为暗灰或灰黑色,腰和尾上覆羽呈沙褐色。两翼为黑褐色,带有宽的白色翼斑。尾羽黑褐色,尾羽尖端带有白色。喙和脚均为黑色,虹膜为褐色。
- 雌鸟:与雄鸟相似,但额部和头顶前部带有褐色,有时会完全为白色或仅前额为白色。

【生活习性】
以鞘翅目、鳞翅目和同翅目昆虫为主食,并有时捕食昆虫幼虫。它们多在树冠层觅食。

【鸣叫特征】
小灰山椒鸟主要活动在1500米海拔以下的落叶林及常绿林中,通常成群在树冠层上飞行,并边飞边发出清脆的颤音。在树枝上停留时喜欢单独或成对。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为4月至7月。小灰山椒鸟在高大的树木枝干上筑巢,巢呈现碗状,主要由细小的草茎、枯草、根、纤维、纳豆等植物材料构成,还在外面用苔藓、地衣覆盖以隐蔽。每窝产卵3-5枚,卵色为灰白色或蓝灰色,带有暗褐色或黄褐色斑点。

【外型辨识】
小灰山椒鸟主要特征包括黑色眼上方、炭灰色的头顶(从头顶中央到枕部)、显著的白色额和前肩,体背面呈灰色,腹部为白色,胸和两胁则带有淡褐灰色。此外,雄鸟的腰和尾上覆羽呈浅皮黄色,颈部后方的灰黑色较深,且通常具有醒目的白色翼斑。雌鸟颜色较淡,翼斑更大,并完全为白色腹部。

【物种区别】
- 雄鸟:前额白色,头侧白色且有时会延伸至眼后,呈现短的眉纹。头顶后部、枕、背部到翅膀上覆羽颜色渐变为暗灰或灰黑色,腰和尾上覆羽呈沙褐色。两翼为黑褐色,带有宽的白色翼斑。尾羽黑褐色,尾羽尖端带有白色。喙和脚均为黑色,虹膜为褐色。
- 雌鸟:与雄鸟相似,但额部和头顶前部带有褐色,有时会完全为白色或仅前额为白色。

【保护状况】
小灰山椒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以及《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小灰山椒鸟列为低风险无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该物种在东南亚地区相对少见,但在中国的很多省份,包括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和西南的部分地区都有记载和繁殖。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小灰山椒鸟列为低风险无危(LC)物种。然而,由于栖息地丧失,该鸟种在某些东南亚国家(例如泰国南部)的非繁殖区可能接近“近危”状态。

【科学名称】
小灰山椒鸟由罗伯特·斯文豪首次描述于1861年,模式产地在中国的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