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faced Guan
English name:Red-faced Guan
Scientific name:Penelope dabbenei
【简介】
红脸冠雉(学名:Penelope dabbenei),又称为红面凤冠雉,属于鸡形目凤冠雉科冠雉属的一种中型至大型鸟类。其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玻利维亚东南部和阿根廷西北部的云雾森林地带。
【外形特征】
红脸冠雉的体长约为63至69厘米,平均体重可达1230克左右。全身呈深棕色,带有白色或银白色的斑点,尤其在头部、胸部和上背部。它具有明显的白色眉纹,腿色为淡粉色,脸部裸露皮肤呈现亮粉红色,红色肉垂是它独有的特征。
【鸣叫特征】
红脸冠雉在黎明时会展示其独特的翅膀振动声,这是一种展示行为。它们的叫声常包含粗糙而随机的音符,并且声音发出的方式较为缓慢和平稳。遇到危险时,它们常发出重复的“kroa, kroa...”这样的响亮喉音,其间还穿插着尖锐的哨声“luuuii”。
【生活习性】
红脸冠雉栖息范围主要在安第斯山脉东侧的云雾森林,偏好树冠密集的大片区域,偶尔也会出现在较小的林区或年轻次生林。它们大多采取群居的方式活动,食物主要有水果、少量叶子和节肢动物等。
【繁殖习性】
红脸冠雉的繁殖季节通常在9月至12月间观察到求偶和展示行为。它们会选择在树枝上搭建树叶内衬的巢穴产卵,通常一窝下3枚白色的蛋,尺寸大概为69-70毫米×49-51毫米。
【外型辨识】
红脸冠雉与乌腿冠雉存在明显的差异,除了上述的红色裸露皮肤外,乌腿冠雉的面部皮肤颜色为灰色或蓝灰色。此外,在发出警报叫声时,两个音调类型不会同步出现。
【保护状况】
红脸冠雉主要分布于玻利维亚南部的圣克鲁斯、楚基萨卡和塔里哈省以及阿根廷西北部的胡胡伊和萨尔塔省。虽然其自然分布范围相对有限,但由于栖息地的地貌特性,狩猎压力较小,在阿根廷的卡里莱瓜国家公园和玻利维亚蒙特斯查佩罗地区,红脸冠雉的种群数量较为稳定。
【地理分布】
在IUCN红色名录中,红脸冠雉被分类为LC(无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