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rded Guan
English name:Bearded Guan
Scientific name:Penelope barbata
【简介】
须冠雉(学名:Penelope barbata),是一种大型鸡形目凤冠雉科冠雉属的鸟类。主要生活于南美洲厄瓜多尔南部和秘鲁西北部的亚热带及温带森林中,海拔高度在2000至3000米之间。
【外形特征】
须冠雉长约55厘米,整体外观呈巧克力棕色。头部和颈部有显眼的银色斑点,羽边为白色。上半身及后腹部为暗灰褐色,下颌和喉咙上部被羽毛覆盖。腿脚呈粉红色。雄鸟与雌鸟在羽毛颜色和大小上相似,幼鸟的特征尚不明确。
【生活习性】
须冠雉栖息于海拔1500到3100米的亚热带和温带山地云雾林。主要活动于清晨和傍晚,常用2至4个个体的小群体形式在树木冠层觅食,偶尔也下地寻食。它们的食谱主要包括果实,偶尔辅以叶子、花朵以及昆虫。
【鸣叫特征】
须冠雉在展示时会发出典型的翼鸣声,在报警情况下能发出一系列急促的、频率降低的咕咕声,并且当情绪激动时,叫声会转变成有节奏的吠叫声。在受到干扰时,则会发出几乎无法察觉的上升哨音。
【繁殖习性】
须冠雉的繁殖季节为每年2月至7月。每窝大约产卵2枚,有推测可能会有多窝繁殖现象。雏鸟通常在12月至3月间出现,而较大的幼鸟则在5月至8月间可见。
【外型辨识】
须冠雉与斑尾冠雉在某些羽毛特征上有所不同。须冠雉缺乏上翼盖的白色标记,下巴和喉咙上部完全被羽毛覆盖,胫骨部分被羽毛覆盖,且主要飞羽的修饰程度较小。
【物种区别】
须冠雉与斑尾冠雉在某些羽毛特征上有所不同。须冠雉缺乏上翼盖的白色标记,下巴和喉咙上部完全被羽毛覆盖,胫骨部分被羽毛覆盖,且主要飞羽的修饰程度较小。
【保护状况】
须冠雉的地理分布限于厄瓜多尔的El Oro、Loja、Zamora-Chinchipe地区,可能还包括Azuay地区。此外,在秘鲁的Piura、Cajamarca 和 Lambayeque地区也有记录。在Podocarpus国家公园内发现了大量的种群。然而,由于森林破坏广阔分布,它们的数量已开始减少。目前,厄瓜多尔视其为面临较高灭绝风险的山地凤冠雉科的一员。
须冠雉的保护状态被列为IUCN的近危(NT)级别。
【地理分布】
须冠雉的分布范围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其主要居所在于南美洲东部,但目前被限制在厄瓜多尔南部和秘鲁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