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d-tailed Guan
English name:Band-tailed Guan
Scientific name:Penelope argyrotis
【简介】
斑尾冠雉(Band-tailed Guan, 学名:Penelope argyrotis)是鸡形目凤冠雉科冠雉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在南美的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地区。
【外形特征】
斑尾冠雉体长范围为50至61厘米,体重在625至981克之间。整体上体呈现黑褐至深赤褐色,上体上有显著的白色条纹;胸部为橄榄褐色,腹部为淡褐至中褐色。脸部颜色从灰白到苍白不等,具有突出的红色喉囊,尾羽末端呈现出宽广的栗色带。亚种P. a. albicauda的尾羽末端为浅黄色,P. a. colombiana的头部更多是白色,而脸部的白色少于指名亚种。
【生活习性】
斑尾冠雉偏好亚热带和上层热带地区的茂密森林,尤其是湿润原始林。它们偶尔会出现在高大的次生林、阴凉的咖啡种植园和较干燥森林的边缘。主要以果实为食,尤其是富含果肉的树果实,如月桂和瓜鲁莫树的果实。晚上它们也会寻找掉落的果实,通常在中层树冠获取食物。喝水主要来自于积水植物叶鞘或鹤望兰的花朵中。
【鸣叫特征】
斑尾冠雉通常较为安静,但会在建立领地时进行翼鸣展示,其声音类似于“画布前拉再反拉”,可以传播至百米之外。当处于警备状态或极度警觉时,它们会发出柔和的哨笛声或反复尖叫的“GUEEA!”。
【繁殖习性】
斑尾冠雉从1月开始划分领地,2月至4月筑巢,甚至延伸至5月。雨季结束后的较干燥南部山地区域比北部山地会稍早繁殖,多在树木高1至8米处建立巢穴。雏鸟刚被捕获时全身都是暗褐色,腹部颜色则为浅黄褐色和淡白色。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斑尾冠雉的保护级别被列为无危(LC)。在委内瑞拉,指名亚种在若干国家公园,如瓜托波、亨利皮蒂尔和特雷帕伊马保护区内受到保护,但这不能完全阻止偷猎活动的发生。
【地理分布】
斑尾冠雉分布在哥伦比亚的东部安第斯山脉和委内瑞拉西海岸山脉的沿海山脉中,圣玛塔山脉分布范围从550米到2000米不等。在委内瑞拉的分布范围则从800到2400米,局部海拔可高达3050米以上或低至300米。
【外型辨识】
与须冠雉相比,斑尾冠雉在翼上覆羽有明显的白色斑纹,脸部的白色更为突出,尤其是耳羽上的白纹。斑尾冠雉的幼鸟羽毛几乎与成鸟无法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