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ELECANIFORMES > Pelecanidae > Pelecanus > Dalmatian Pelican
Dalmatian Pelican

Dalmatian Pelican

English name:Dalmatian Pelican

Scientific name:Pelecanus crispus

【简介】
卷羽鹈鹕(学名:Pelecanus crispus),通常被称为Dalmatian Pelican,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鸟类之一。栖息在欧洲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亚洲东部的各种湿地和浅水区域。全球现存数量在1万至2万只左右,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为近危物种(NT)。

【外形特征】
卷羽鹈鹕体长介于160至183厘米,体重可达7.25至15公斤,翼展245至351厘米。体羽灰白色,在荷尔蒙的影响下翅膀会带有浅粉红色。其飞行姿态优美,是一种群居鸟类,性情通常较为宁静,但在繁殖季节会发出一些沙哑而低沉的喉音。最大的特征是卷曲凌乱的羽毛,尤其是它们独特的冠羽。

【生活习性】
栖息于河流、湖泊、沼泽及三角洲等大型静水区域。通常结群活动,擅长游泳和陆地行走。冬季多会集中于无冰的湖泊或季节性沼泽地取暖与觅食。迁徙距离有限,主要取决于食物资源和气候的变化。饮食以鱼类为主,同时也摄食甲壳类、软体和两栖类。

【鸣叫特征】
卷羽鹈鹕在繁殖季节会发出一些沙哑而低沉的喉音。

【繁殖习性】
卷羽鹈鹕的繁殖期一般在4月至6月份。通常会选择在湿地上的树木或密集的水生植被中筑巢,巢穴的高度可达1米,宽度大约63厘米,由草、芦苇、树枝等构成。每窝通常产1至6枚卵,最多记录到6枚,孵化期约为30至34天。幼鸟孵化出壳时几乎全身赤裸,随后长出生出柔软的白色绒毛。出生后6至7周参加所谓的“豆荚”群,天然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会在85天左右离巢,完全脱离父母的时间通常在100至105天后。

【外型辨识】
卷羽鹈鹕的最大特征是卷曲凌乱的羽毛,尤其是它们独特的冠羽。与白鹈鹕和斑嘴鹈鹕相比更易于辨识,尤其在于虹膜颜色、喙的颜色和腿部颜色上。卷羽鹈鹕的虹膜为浅色,喙部单一颜色无斑点,腿部为灰色。

【物种区别】
卷羽鹈鹕与白鹈鹕和斑嘴鹈鹕的区别主要在于虹膜颜色、喙的颜色和腿部颜色上。

【保护状况】
卷羽鹈鹕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包括栖息地的减少和环境质量的下降,以及人类活动对其觅食区域的干扰。毛皮贸易曾是过去的主要威胁之一,导致其种群数量显著下降,目前已被成功地部分遏制。但湿地退化、湖水污染与过度捕捞仍然是它们必须应对的问题。

【地理分布】
2021年,中国的保护级别从二级提升至一级(国宝级)。2024年,有关部门于多处中国湿地记录到卷羽鹈鹕的身影:3月,云南昭通永丰水库和甘肃张掖首次记录到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卷羽鹈鹕的影像;11月,甘肃张掖行至黄河湿地、祁家店水库及高台县亦有卷羽鹈鹕被监测出;12月,上海九段沙湿地亦成功观测26只卷羽鹈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