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uvian Diving Petrel
English name:Peruvian Diving Petrel
Scientific name:Pelecanoides garnotii
【简介】
秘鲁鹈燕,学名Pelecanoides garnotii,是鹱形目鹱科鹈燕属的一种二级潜水海鸟。在秘鲁和智利的海洋沿岸地区繁盛,特别是在洪堡洋流覆盖下的海域活动活跃。
【外形特征】
全长约20-24厘米,体重在201-213克之间波动。其主要特征包括灰黑色的上半身和翅膀,肩部边缘有白色斑点。尾部刚从新更换时尖端呈微白,次级飞羽也带有狭窄的白色边缘。浅灰色的翅膀下方与较暗的初级飞羽对比明显。它们的脚呈现出淡蓝色。喙端的每一个部分以及小部分下颌基部为灰色或蓝色,眼睛深棕色。
【鸣叫特征】
发出类似蛙声的叫声,表现为长-长-短-长的音节组合,最后一个音节最长最为突出。
【生活习性】
秘鲁鹈燕偏好生活在寒冷的海洋环境中,繁殖季节主要在裸露的沿海岛屿上进行。繁殖地点多分布于海拔100米左右的低处。它们主要以小型鱼类如秘鲁鳀鱼和浮游甲壳类动物如磷虾为食,尤其在洪堡洋流覆盖区域范围内活动频繁。
【繁殖习性】
其繁殖期既没有固定的起始和终止月份,也存在较高的生育频率,尤其集中在12月至翌年3月。它们在由鸟粪覆盖的斜坡挖出的洞穴中筑巢,巢口的大小约13.8厘米×13.8厘米,巢穴深度可达约90厘米。每窝通常只产一枚蛋,白色,平均大小为46.9毫米×34.4毫米,重约32克。孵化期通常为63-70天,幼鸟羽毛开始时色泽灰白。60-70天后,幼鸟即可离巢独立。
【外型辨识】
与同类的显著区别在于喙的长度和形状,以及较为独特的鼻孔结构。该种类的喙部在同类中显得较长,当无喉囊时,下角呈现明显弧度且呈钩状。
【保护状况】
由于过度采集鸟粪,导致数量一度急剧下降,现已被列为近危级别,IUCN分类为NT(近危)。
【地理分布】
主要繁殖地区为南美洲的秘鲁北部Lobos de Tierra岛到智利中部的Coronel附近,非繁殖季节则在洪堡洋流的覆盖海域,即北至秘鲁北部,南延伸至智利的中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