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d-tailed Pigeon
English name:Band-tailed Pigeon
Scientific name:Patagioenas fasciata
【简介】
北斑尾鸽(学名:Patagioenas fasciata),俗名Band-tailed Pigeon,属鸽形目鸠鸽科新大陆鸽属。该物种在北美到南美的成熟森林地带广泛分布,范围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延伸到阿根廷西北部,尤其集中在美国西部山地、墨西哥及南美洲,包括太平洋沿岸和内陆山区。
【外形特征】
北斑尾鸽体长33至40厘米,平均体重342至364克。外观呈现出蓝色灰上部及紫色灰下部,颈背白色新月形斑纹独特,为绿色青铜色羽毛环绕,上体从暗灰至棕灰色变化,下体由淡紫色至灰白色过渡。尾部基部呈暗灰,尖端淡灰至灰棕色,翼覆羽淡,上部边缘为白色。鸟喙为黄色,黑尖(哥斯达黎加以南则全黄),足部颜色为黄色。雌鸟和雄鸟相貌相似,但雌鸟色彩较暗淡,白色新月更细窄,颈背上较少出现绿色光泽。
【鸣叫特征】
北斑尾鸽的典型声音是由一系列低频的双音节咕咕声组成,可在茂密的森林环境中传播300米左右。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于成熟的森林,尤其是针叶林区域,主要以种子和果实为食。在迁徙过程中,它们展示出较强的飞行能力,翅膀拍打声清晰响亮。夏季期间,它们会定期光顾富含矿物质的水源地。
【繁殖习性】
繁殖期较长,全年都可能发生。每窝产一蛋,通常每隔一段时间便可完成新一轮繁殖周期。巢为简单的树枝层叠结构,父母共同参与孵化及抚育雏鸟。雏鸽摄入来自其父母胃内的乳状物质,以获得营养。
【外型辨识】
北斑尾鸽尾部较短,体型更紧密,羽色调剂更均匀。北斑尾鸽的尾尖有一明显的暗色带,而非基部,岩鸽喙端黑色,脚部粉色,与它们不同。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分类标准,该物种已被列为“无危”等级(LC)。然而,历史上,曾因大规模猎捕遭受重创,时至今日,在美国六个州和墨西哥南部仍有合法狩猎活动存在。数据表明,自1966年以来,北美范围内的种群数量平均年下降率为2.8%。
【地理分布】
北斑尾鸽主要繁殖分布于美国西南部四州直至墨西哥中段,以及从阿拉斯加南部延伸至巴哈加州北部的太平洋沿岸区域。迁徙季节,它们会向南迁移到墨西哥、加州中部及南部等地区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