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cowled Cardinal
English name:Red-cowled Cardinal
Scientific name:Paroaria dominicana
【地理分布】
冕蜡嘴鹀的主要分布区域是巴西东北部,从马拉尼昂、皮奥伊和塞阿拉南至米纳斯吉拉斯北部。近年来,由于笼养个体的逃逸,其分布范围向西和向南扩展,甚至在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的城市区域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简介】
冕蜡嘴鹀(英文名:Red-cowled Cardinal,学名:Paroaria dominicana)是雀形目裸鼻雀科蜡嘴鹀属的一种小型鸣禽。这种鸟的主要分布区域是巴西东北部,从马拉尼昂、皮奥伊和塞阿拉南至米纳斯吉拉斯北部。
【外形特征】
冕蜡嘴鹀体长约18厘米,体重介于30至34克之间。这种鸟头部、耳羽、颊区和喉咙为鲜红色,形成独特的红色“围巾”,颈部侧面有一片白色斑块,环绕着红色边缘。颈背黑色,有白色斑点。背部黑色带灰色条纹,肩肩羽为灰色。尾巴深灰色,下方为白色,上翼黑色,主翼、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边缘有清晰的白色。下体从胸部底部到尾下覆羽为白色,后侧腹部有灰色调。两性类似,而幼鸟头部带红色棕色色调。
【鸣叫特征】
其歌声清晰悠扬且略带重复性,通常间歇性地发出双音符的“weeet-chup”,其中第一个音符上扬,第二个音符短促下降,例如:“teew chweet weet-chup chweet teew weet-chup...”,这与其近缘种相比,节奏更快,没有慵懒的特质。此外,另一种歌声类型是一种快速而复杂的颤音。另外,它们还经常发出抑扬的‘chWUP!’叫声。
【繁殖习性】
这种鸟的繁殖资料相对较少,但已知繁殖期通常在每年的8月下旬持续到次年的2月初。巢呈杯状,通常建在树枝上,巢中通常有2至3只雏鸟,也存在12月底巢中有3枚卵的记录。卵为绿色并密布着棕色斑点。
【外型辨识】
这种鸟可以通过其红头、鲜红色的喉咙、灰色背部、黑色带有白色边缘的翅膀和深灰色带有白色边缘的尾巴来与近缘种相区别。幼鸟的头部颜色较成人鸟暗淡,通常带有羽毛浅棕色的色调。
【保护状况】
2009年IUCN将这种鸟的保护级别列为低危(LC)。尽管其分布范围有所扩展,但其生存情况仍然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