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ted Pardalote
English name:Spotted Pardalote
Scientific name:Pardalotus punctatus
【简介】
斑翅食蜜鸟(学名:Pardalotus punctatus),又称“钻石鸟”,属于雀形目斑食蜜鸟科斑食蜜鸟属的一种鸟类。这种小鸟分布于澳大利亚的东部和南部地区,栖息地范围从沿海至半干旱内陆,最远可达海拔2000米的山区。
【外形特征】
斑翅食蜜鸟身形小巧,主体部分呈灰棕色,混合白色斑点尤为引人注目。雄鸟上侧羽毛为灰棕色,分布着白色斑点,冠部为黑色,翅膀和尾羽上有白色的斑点,额头为白色,显得特别优雅;腹部为浅黄色至肉桂色,胸部更暗,喉咙黄色,臀部为红色。雌鸟的色彩较为淡雅。幼鸟的羽毛更暗,头部和冠部斑点识别不明显。根据不同亚种,其大小、嘴部长度、斑点细节及下体颜色会有所差异。
【生活习性】
它多栖息于桉树森林,尤其喜食昆虫及部分植物分泌物,这类分泌物包括介壳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覆盖物及某些桉树所释放的糖质分泌物。
【鸣叫特征】
此鸟制造的声音独特,通常发出清脆的双音节声音,类似“叮叮”的声音。塔斯马尼亚地区族群的鸣叫更具特色,更加简洁短促,常用两个音符组成。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一般为6月至次年3月,以8月至12月最为集中,可能每季度产卵两次。雌雄鸟共同筑巢于沿山坡挖掘的水平隧道中,巢形半球状,用树皮和草茎构建。每窝产卵3至5枚白卵,孵化期持续16至22天,后雏鸟需喂养18至25天方能独立,再经大约8天成长便能自行出巢,准备进入成鸟阶段。
【外型辨识】
斑翅食蜜鸟与纹翅食蜜鸟不同,此鸟前额全白,而纹翅食蜜鸟前额不是完整的白色。不同亚种如militaris与xanthopyge,在体型、嘴部长度、斑点细节及下体颜色等方面存在差异。
【保护状况】
斑翅食蜜鸟尚未被IUCN纳入易危物种名单,属于无危状态(LC)。
【地理分布】
斑翅食蜜鸟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和东部,涉及地区包括昆士兰东南部、新南威尔士州东部、维多利亚州东部和南部、南澳大利亚州东南部,以及西澳大利亚州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在塔斯马尼亚岛的东部和西北部亦有发现。另外,斑翅食蜜鸟还在昆士兰州北部沿海地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