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breasted Parrotbill
English name:White-breasted Parrotbill
Scientific name:Paradoxornis ruficeps
【简介】
白胸鸦雀(英文名:White-breasted Parrotbill,学名:Paradoxornis ruficeps),是雀形目鸦雀科白胸鸦雀属的鸟类。其在东亚的分布范围广泛,特别是在印度东北部、不丹以及中国南部相邻地区。
【外形特征】
白胸鸦雀是一种中型鸟类,成年体长为19至19.5厘米,体重在30至34克之间。羽毛呈现出明显的赤褐色至橄榄棕色,飞羽和三级飞羽为黑褐色并伴有奶油色的边缘,下体则是奶油白色至淡黄色。相较于其他鸦雀属的鸟类,白胸鸦雀具有更长的喙和更圆的头部,且上体的棕色略深。
【生活习性】
白胸鸦雀通常栖息于阔叶常绿森林中的竹林或边缘区域,偶尔会在河边的芦苇和高草丛中出现。它们的栖息地海拔范围在500至1930米,但在印度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海拔分布范围可低至200米,而在其他地区则可能高达2800米。这种鸟类依赖竹子生存,因此易受周期性的竹子开花后的死亡影响。
【鸣叫特征】
其鸣叫特征像是多个下降的哨音,“wee-dee-dee-dee-dee”,而叫声则是类似连续射击的响亮噪音。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从4月至10月持续。它们的巢通常建在高度为1至2米的竹枝或灌木丛中,外形直径约8.9厘米,高约8.9厘米,内部直径约6.8厘米,深约4.8厘米。巢由草茎和少许蛛网构成,内部用细竹纤维和细草铺垫。每窝产卵2至4枚,蛋为轻微光泽的浅白色至淡奶油色,带有黄褐色或深褐色的斑点,单个鸡蛋的尺寸平均为22.6毫米×16.7毫米。
【外型辨识】
白胸鸦雀(英文名:White-breasted Parrotbill,学名:Paradoxornis ruficeps),是雀形目鸦雀科白胸鸦雀属的鸟类。其在东亚的分布范围广泛,特别是在印度东北部、不丹以及中国南部相邻地区。
【物种区别】
白胸鸦雀的显著特征包括较大而圆的头部和相对短小的尾巴,外观与Rufous-headed和Pale-billed Parrotbills极为相似,但色彩更为鲜艳,下体更洁白,并且头部侧面与头顶颜色一致,没有黑色眉纹。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白胸鸦雀列为无危物种(LC)。但由于该种属地理分布有限且栖息地受到破坏和碎片化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可能正处于减缓增长的状态。
【地理分布】
这种鸟类的地理分布范围包括了尼泊尔、印度东北部多个地区(如锡金和北孟加拉东部至东部)、不丹、缅甸、中国西南部(如西藏和云南)以及越南等地。适应于多种海拔1930米以下的竹林环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