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Parrotbill
English name:Great Parrotbill
Scientific name:Paradoxornis aemodius
【简介】
红嘴鸦雀(学名:Paradoxornis aemodius)是鸦雀科鸦雀属的一种鸟类,体型较大,以橙黄色的嘴和灰白色的额头为显著特征。
【外形特征】
成年红嘴鸦雀体型长约27.5-28.5厘米,体重为88-110克。全身呈灰色至棕色,头顶和上体呈橄榄褐色并掺有棕色调。前额灰白色,眼先和眼下呈黑褐色,眼周黑褐色。翼羽暗灰色,次级飞羽边缘带着奶油色。初级覆羽P5-P10有浅灰边,次级飞羽和外翼覆羽带有明显的锈色边缘。尾部中灰,腹部和下体呈灰白色,带有淡暗相间的条纹。虹膜呈橙黄色,嘴部橙黄色,腿呈铅绿至赭灰。雌雄相似,幼鸟的羽毛颜色相对更温暖,尾羽和翼羽边缘颜色更深。
【生活习性】
红嘴鸦雀主要栖息在海拔2000-3800米的混交林、针叶林和高山灌丛中,有时冬季可降至海拔1200米左右。繁殖季节,它们倾向于在2000-3300米的区域活动。这些鸟类常在林下茂密的灌丛、竹林和杜鹃灌丛间跳跃或短距离飞翔。它们以悬钩子、竹笋、植物果实和种子为主食,也吃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鸣叫特征】
红嘴鸦雀的叫声包括各种清脆而重复的声音,如 “whip whi-uu”、“uu-chip uu-chip”,还有鼻音的喘息、尖叫、咯咯笑声以及连续声。繁殖期间,它们一般成双活动,非繁殖期则结成小群活动。
【繁殖习性】
通常在5月至7月间,红嘴鸦雀会选择林下的矮竹丛或杜鹃底层筑巢。巢主要以草茎和草叶构成,并填充细小的草茎。巢呈杯状结构,直径约13厘米,高度约10厘米。每次产卵数一般为2到3枚,卵的颜色为污白色并带有黄褐色和墨紫色斑点,卵的大小约为 28毫米 × 20毫米。
【外型辨识】
该物种与三趾鸦雀(Paradoxornis ternatulus)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后者眼周有白色眼圈和显著的黑色眉纹。红嘴鸦雀的嘴色较深,体型显著更大。这些特征有助于它与同类中其他物种区分开来。
【物种区别】
该物种与三趾鸦雀(Paradoxornis ternatulus)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后者眼周有白色眼圈和显著的黑色眉纹。红嘴鸦雀的嘴色较深,体型显著更大。这些特征有助于它与同类中其他物种区分开来。
【保护状况】
红嘴鸦雀被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无危水平(LC)。在中国,它们曾被发现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甘肃、陕西、西藏、四川和云南等省的保护区。
【地理分布】
红嘴鸦雀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地区,包括印度北部和东部、不丹,中国的西藏南部、四川北部、陕西西南部、甘肃南部和云南北部,以及缅甸东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