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SULIFORMES > Sulidae > Papasula > Abbott's Booby
Abbott's Booby

Abbott's Booby

English name:Abbott's Booby

Scientific name:Papasula abbotti

【简介】
粉嘴鲣鸟(学名:Papasula abbotti,英文名:Abbott's Booby)又名阿波特鲣鸟,是鲣鸟科粉嘴鲣鸟属的鸟类。该物种仅分布于圣诞岛。

【外形特征】
体型硕大,约为79厘米,体重介于1.37 - 1.7千克。头部与颈部呈白色,肩羽延长使其外形更加蓬松。上体有白色斑点或黑斑,翅膀上覆羽大部分呈白色,边缘可见。下体白色,有黑色斑点自腿部扩展至侧腹。眼睛黑色,脸部皮肤为深色,雌鸟的嘴为粉色,雄鸟的嘴为灰色,并且二者均在末端有黑色尖端。

【生活习性】
主要生活在海洋中,繁殖时栖息在圣诞岛中央高原的雨林树冠,海拔高度大约在160-260米之间。在觅食时,成鸟进行远程飞行,而幼鸟和非繁殖期个体则更可能离开圣诞岛。食物以鱼类为主,特别是飞鱼,以及鱿鱼。

【鸣叫特征】
鸣叫声包括响亮的“aaw-ah-errr”、“oya-oya”以及“ku-ark ko-ark”声,伴有其他叫声。

【繁殖习性】
繁殖周期长达15至18个月,通常每两到三年繁殖一次。选择夏季进行繁殖,6月至7月之间产卵,每窝仅产出一枚蛋。孵化期大约为57天,雏鸟具白色绒毛。离巢期长达140至175天,此后幼鸟仍需接受亲鸟照料162至280天。首产卵繁殖年龄早在8岁左右。

【外型辨识】
该物种最显著的特征是其独特的细长颈项和窄翼轮廓。与红脚鲣鸟相比,由于翼下腕部有暗色斑点,而上体颜色和整体结构不同,这些特征使得粉嘴鲣鸟可以轻易与其他物种区分。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现阶段,该物种面临濒危状态,主要因为栖息地在20世纪60~70年代时被磷矿开采所破坏,数量估计约有3000只,且在持续减少。它们面临的威胁包括台风、栖息地减少、长角捷蚁以及过度捕鱼和海洋污染等。

【地理分布】
粉嘴鲣鸟曾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岛屿上,但现在仅限于圣诞岛进行繁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