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ityridae > Pachyramphus > White-winged Becard
White-winged Becard

White-winged Becard

English name:White-winged Becard

Scientific name:Pachyramphus polychopterus

【简介】
白翅厚嘴霸鹟,学名Pachyramphus polychopterus,属雀形目蒂泰霸鹟科厚嘴霸鹟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从危地马拉至乌拉圭,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乌拉圭等地。

【外形特征】
雄鸟成体上体呈深黑色,翼上散布着醒目的白色斑点,翼覆羽边缘宽阔,尾部有白色尖端。雌鸟体色较为单调,上体为橄榄褐色,下体偏黄,翼上有明显的肉桂色边缘。幼鸟类似雌鸟,逐渐发育出灰色喉咙和头部的黑色斑点,但不同亚种在下体的颜色上存在差异。

【生活习性】
白翅厚嘴霸鹟多栖息于湿润到半干旱的林地边缘及低地森林,偏好开阔地带和散落树木的空地。它们以毛虫、大型昆虫和蜘蛛为主食,亦偶尔摄食小浆果。通常单独或成对行动,有时还会加入混合物种的觅食群体。

【鸣叫特征】
白翅厚嘴霸鹟的两性均可发出一系列6至9个清澈的、具有忧郁感的下滑哨音,有时带有微弱的颤音和加速的哨音序列。雌鸟的歌声较雄鸟柔和。

【繁殖习性】
繁殖期在不同地区有所变化:哥斯达黎加为4月至8月;哥伦比亚为5月至8月;委内瑞拉西部和特立尼达岛为8月至9月;而在托巴哥则从1月开始。巢呈球状,最高可达30厘米、宽约25厘米,由草、纤维、苔藓和羽毛等材料构成,通常筑在树冠较高位置的枝叉间,距地面高度4到38米不等。每窝产卵2至4枚,孵化期通常为18至21天,由雌鸟孵化。雏鸟由双亲共同饲养,巢期约为21天。有时会被光背拟鹂寄生。

【外型辨识】
白翅厚嘴霸鹟与黑顶厚嘴霸鹟和黑白厚嘴霸鹟相比,不具有眼区的白色或灰色标记,翅膀上的白色区域更广泛,整体颜色更深。雌雄个体在某些部位的色彩和标记上亦存在差异。

【保护状况】
白翅厚嘴霸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归为无危(LC)级别。

【地理分布】
这种鸟类的分布范围从中美洲延伸至南美洲,覆盖危地马拉至乌拉圭等地区,并分布于除了智利以外的所有南美洲国家。在北美洲,有未得到证实的分布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