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ROCELLARIIFORMES > Procellariidae > Pachyptila > Antarctic Prion
Antarctic Prion

Antarctic Prion

English name:Antarctic Prion

Scientific name:Pachyptila desolata

【简介】
鸽锯鹱(学名:Pachyptila desolata)是鹱科锯鹱属的一种鸟类。它广泛分布于南极及亚南极海域,在毛利语中被称为totorore。

【外形特征】
鸽锯鹱体长25厘米,重约115-183克,翼展达58-66厘米。其上体呈蓝灰色,头顶和前额颜色较深,呈现板岩灰色。头顶至颈部周围的灰色带为眼睛上方的白色眉纹所分离,眉纹与深灰色的面罩区形成对比。尾羽中央和两端的羽毛略灰,边缘为黑色。下体为白色,外侧初级飞羽的小黑尖和尾中部的宽暗区形成鲜明对比。喙基部黑色,尖端为灰至天蓝色;腿为淡蓝灰色,带有一定的粉红色。

【生活习性】
鸽锯鹱主要栖息于南极海域和远离大陆的远洋区域,它们的栖息地范围很广,从南大洋的南极海域延伸至南美洲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和非洲最南端的海域。鸽锯鹱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群居海鸟,常以数千计的群体出现,也与其他锯鹱一起栖息。它们主要以磷虾、桡足类、片脚类和其他小型海洋生物为食,绝大部分通过在水面设定捕食策略,如滑翔、潜水或者掠食,在海面搜寻食物。这种高效捕食方式使得它们能够在广泛的领域内生存。

【繁殖习性】
鸽锯鹱于每年10-11月开始返回繁殖地。它们通常选择在岩石洞穴中筑巢,并在洞内用植被碎片铺垫。每年繁殖一次,在12月产下白色蛋一枚,孵化期通常为19-20天。繁殖幼鸟会经历父母轮流的喂养过程,直到它们在3月达到育成羽毛后独立离开巢穴。幼鸟成长速度快,并能在短时间内恢复为正常的成鸟体型。

【外型辨识】
鸽锯鹱具有鲜艳的灰色羽毛和黑色“M”形图案,特征鲜明。

【物种区别】
与其他锯鹱密切相关的鸽锯鹱在二者难以在海上区别的情况下,通过一些外部特征的独特之处进行区分,比如更直的喙、更宽的尾中央带以及更深的胸带。

【保护状况】
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鸽锯鹱的濒危级别列为无危,但仍需持续关注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