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ROCELLARIIFORMES > Procellariidae > Pachyptila > Fulmar Prion
Fulmar Prion

Fulmar Prion

English name:Fulmar Prion

Scientific name:Pachyptila crassirostris

【简介】
厚嘴锯鹱,学名Pachyptila crassirostris,属于鹱形目鹱科锯鹱属的一种鸟类。这种鸟类以背部及翼尖显眼的暗色'M'字型标识著称,尤其在飞行时更为显著。它还具有模糊的面部标记和上尾较宽的暗区。

【外形特征】
厚嘴锯鹱体长为24至28厘米,体重99至185克。背部和额部的羽色接近淡蓝灰色,而头部颜色略深,形成对比鲜明的黑色亚端带,位于眼睛前方,由较窄的灰白色边框包围。上翼主要颜色与背部相似,当双翼展开时有明显的黑色横向'M'图案。上尾淡蓝灰色,末端宽黑,侧尾羽和尾尖通常有灰白色尖端。脸部有白色眉纹,额部两侧到脸颊下脸部为白色,与眼睛前的黑色面罩形成鲜明对比。其他面部部分为白色,包括下翼和下尾。尾部中心部分的宽暗区和外侧初级飞羽的小暗尖较为明显,灰色和白色边界不那么清晰,大腿主要为灰色。虹膜为黑色;喙在鼻脊处为黑色,喙尖和其余部分为灰色至天蓝色;腿为淡蓝色至灰色,带有粉红色调。雌鸟平均略小于雄鸟。幼鸟第一年与成鸟相似,但头部和体羽未换。

【生活习性】
厚嘴锯鹱生活在海洋环境中,常出现在近岸和远洋水域。该鸟通常在海岸悬崖和巨石斜坡筑巢,栖息在没有植被的悬崖缝隙和裂隙中。在繁殖季节,它们返回繁殖地后,在十月开始筑巢并在十一月初完成产卵。成鸟几乎全年都会待在其繁殖地周围,通常群居。大部分叫声在夜间发出,但在特定繁殖地如新西兰附近的Bounty岛,它们在白天也会发出叫声。

【鸣叫特征】
厚嘴锯鹱主要以南极磷虾等甲壳类动物为食,也吃鱼、鱿鱼和软体动物。在查塔姆群岛,该鸟主要摄取鹅藤壶;而在赫德岛,除冬季外,磷虾和软体动物是主要食物。它们通过表面猎取和浅水潜水方式获取食物,主要靠近海岸线进行捕食活动。

【繁殖习性】
厚嘴锯鹱通常于十月开始产卵。在一个狭窄的裂缝中筑巢,用泥丸和小羽毛搭建巢穴。成鸟仅单个卵的白色蛋,孵化时间未知。雏鸟有灰色绒毛,下面部分为白色,孵化后在二月中旬至二月底离巢。总体繁殖数据依然有限。

【外型辨识】
厚嘴锯鹱以背部及翼尖显眼的暗色'M'字型标识著称,尤其在飞行时更为显著。它还具有模糊的面部标记和上尾较宽的暗区。

【保护状况】
全球范围内,厚嘴锯鹱数量约为5万至10万对繁殖对,可能超过20万只鸟。该物种分布于南大洋的赫德岛(印度洋南部)和新西兰外围岛屿。目前,保护活动重点在于清除繁殖岛屿上的引入哺乳动物,以及其他对其有威胁的因素。气候变化可能对食物供应造成影响,从而进一步威胁该物种的生存。据IUCN评估,该物种的保护等级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厚嘴锯鹱有两个亚种,其中flemingi亚种分散在不同的繁殖群体中。这一物种分布于南大洋的赫德岛(印度洋南部)和新西兰外围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