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ikoro Whistler
English name:Vanikoro Whistler
Scientific name:Pachycephala vanikorensis
【简介】
泰莫图啸鹟(学名:Pachycephala vanikorensis)属于雀形目啸鹟科啸鹟属的鸟类。该物种的特征显著,包括金黄色腹部、黑色胸带及头部、白色喉咙,以及带有黑色‘披肩’的翅膀和黑色尾巴。这种外观使其能在多样的岛栖环境中一眼辨认出来。
【外形特征】
成年雄鸟具有黑色的头顶、颈侧和背部,胸部有黑色的胸带,下巴、喉咙和脸颊为白色;后颈有一圈黄色,向两侧延伸;上体为黄橄榄色,翅膀深灰黑色且边缘呈橄榄灰;尾巴黑色,基部灰棕;下体除黑色胸带外均呈金黄色,胁部略带橄榄色;虹膜深红,喙黑,腿灰色至黑色。雌鸟则头顶和耳羽棕褐带灰,上体暗橄榄色,耳羽灰褐,上翼橄榄褐色,翼羽边缘灰橄榄色;下体较浅,腹部和胁部偏白,尾下覆羽淡黄。幼鸟以赤褐色为主,翼羽烟灰边缘赤褐,眼和喙深褐。
【生活习性】
泰莫图啸鹟栖息地多样,包括雨林、湿润的桉树林、灌木丛以及花园和公园。它们在非繁殖季节会向较低地迁移。食性为主食昆虫和蜘蛛,偶尔也会食用果实,通常在树冠或灌木层觅食,也有时会在地面。
【鸣叫特征】
其鸣叫声为一系列稀疏的、细弱而缺乏激情的哨音,有时以1-2个鞭裂音符结束。这是识别该种鸟的重要特征之一。
【繁殖习性】
泰莫图啸鹟的繁殖季节通常在8月至次年2月,巢通常建于浓密的枝叶中,距地面0.5-9米高,主要由雌鸟筑造,雄鸟辅助。每窝产卵2-3枚,孵化期大约15-16天,双亲共同育雏,雏鸟期10-12天。
【外型辨识】
泰莫图啸鹟具有显著的体色特征,包括金黄色腹部、黑色胸带及头部、白色喉咙,以及带有黑色‘披肩’的翅膀和黑色尾巴。这种外观使其能在多样的岛栖环境中一眼辨认出来。
【保护状况】
由于分布局限在圣克鲁兹群岛(Temotu,所罗门群岛东南部)和澳大利亚东南部的诺福克岛(Norfolk I)及洛德豪岛(Lord Howe I),两个亚种(诺福克岛的contempta和洛德豪岛的xanthoprocta)被列为易危。这种分布特点使它们可能受到不可预期的灾难影响。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该物种目前还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但一些亚种因分布范围小而存在风险。
【地理分布】
泰莫图啸鹟主要分布在圣克鲁兹群岛(Temotu,所罗门群岛东南部)、诺福克岛和洛德豪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