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Pachycephalidae > Pachycephala > Australian Golden Whistler
Australian Golden Whistler

Australian Golden Whistler

English name:Australian Golden Whistler

Scientific name:Pachycephala pectoralis

【概述】
金啸鹟(Pachycephala pectoralis)属于雀形目啸鹟科啸鹟属,广泛分布于东帝汶、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诺福克群岛、澳大利亚、瓦努阿图和印度尼西亚。该物种的全球活动范围约为2,140,000平方千米,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IUCN等级LC)。

【外形特征】
**雄鸟**头部呈黑色,两侧延伸至胸部形成黑色胸带,包围着白色的喉部,颈后为黄绿色,上体橄榄绿色,翼为黑边橄榄灰色,尾部黑色且尾基为灰色,下体黄色,腿色为灰黑色至黑色。**雌鸟**头顶部及上体呈暗褐色,翼为橄榄褐色,下体偏白,喉部淡色并具模糊的灰褐色条纹,腹部及下腹淡黄色,尾下覆羽为淡黄色。**幼鸟**全身近似赤褐色,翼边缘为赤褐色,眼及喙呈深棕色。

【鸣叫特征】
金啸鹟具有悦耳的鸣声,通常以一系列响亮清澈的哨音为特点,并以1至2个类似鞭响的音符结束,偶尔会有音量和速度的变化。在澳大利亚,典型的鸣唱由重复的单音符接短而锐利的高音哨音组成。

【生活习性】
金啸鹟栖息于多种森林环境,包括雨林、桉树森林、灌木丛、红树林和种植园,活动范围较广,从低地直至海拔较高地区。它们在不同季节会季节性迁移,部分群体冬季向北迁移。金啸鹟主要以昆虫、蜘蛛和其他小型节肢动物为食,偶尔也吃果实或种子。

【繁殖习性】
金啸鹟的繁殖期在8月至2月,它们于树或灌木密集的枝叶中筑巢。雌鸟负责建造巢,雄鸟则协助,巢材包括细枝、草、苔藓等,外部使用蜘蛛网加固,内部垫有柔软的材料。每巢产2至3枚蛋,孵化期为15至16天,双亲共同育雏,雏鸟期大约持续10至12天。

【外型辨识】
与橄榄啸鹟相比,金啸鹟的下体更明亮,胸带为黑色,尾部黑色配宽灰色基底,翼边缘和翼覆羽较暗。雌鸟与雄鸟在颜色上差异明显。

【保护状况】
部分亚种因分布范围小而被列为易危,例如分布于诺福克和Lord Howe岛的亚种。在澳大利亚,金啸鹟繁殖于东海岸地区、塔斯马尼亚、Lord Howe岛、诺福克岛,并在冬季部分群体迁往北部与中部地区。

【地理分布】
金啸鹟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等),华莱士区(从印度尼西亚的棉兰老岛东侧经多加锡海峡到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的区域),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及新西兰本土及其附近岛屿)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