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ty Whistler
English name:Rusty Whistler
Scientific name:Pachycephala hyperythra
【简介】
棕胸啸鹟(学名:Pachycephala hyperythra)属于雀形目啸鹟科,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低地山区的亚热带或热带湿润森林中。它们是一种在太平洋诸岛屿常见的鸟类,包括印尼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
【外形特征】
棕胸啸鹟体长约15厘米,体重通常在25至29克之间。眼睛周围和头顶为暗灰色,耳羽深褐色,且眼下的羽毛呈黑色。上体为橄榄棕色,下体浅红棕色,而喉咙和脸颊为白色。虹膜为深棕色,脚分别为粉色至粉灰色或肉棕色。翅膀和尾巴边缘带有黄橄榄色。不同亚种间可能存在细微差异,例如一些亚种的头部与背部更为偏橄榄色,或其他颜色上的细微变化。
【生活习性】
该种雀类栖息于海拔400至1200米的森林中,偶尔会出现在山脚下的环境中。主要以昆虫为食,通过在树干和树枝上扫掠寻食。鸣叫音主要为1至12个响亮的哨音,最终以1至3个"whik!”音调下滑或上扬式结束。
【鸣叫特征】
棕胸啸鹟的鸣叫声哀伤式的双音哨声像"tooi"或"tu-ee"。
【繁殖习性】
筑巢活动一般在11月进行。巢呈大型杯状,由小叶蕨类植物和其他植物材料组成。一窝通常产2枚紫粉色至粉棕色的蛋,带有灰色和棕色斑点,靠近蛋的较大一半会形成一个宽环状图案,大小约为22.3×16.9至24.2×17.9毫米。
【外型辨识】
与Little Shrikethrush相比,棕胸啸鹟体型更小、喉部白色区域更明显。亚种sepikiana背部橄榄色,喉部白色斑块更大,胸部和腹部颜色更鲜艳;亚种reichenowi颜色更深、更棕色;亚种salvadorii像指名亚种,但背部更棕色,下体颜色更浅和暗淡。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棕胸啸鹟的保护状态评估为无危(LC)。然而,该种在某些地区的数量较为稀少,且在许多看似适宜的地形中显得缺失。
【地理分布】
棕胸啸鹟主要分布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新几内亚。它们常在适宜的栖息地内活跃,栖息于亚热带或热带湿润低地森林和山地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