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bearded Helmetcrest
English name:White-bearded Helmetcrest
Scientific name:Oxypogon lindenii
【简介】
白髯蜂鸟(学名:Oxypogon lindenii),又名White-bearded Helmetcrest,是一种雨燕目蜂鸟科的鸟类,也是髯蜂鸟属中的特有种,主要分布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安第斯山脉。
【外形特征】
白髯蜂鸟长约11.5厘米,重约4.8克。雄鸟头部羽毛颜色为青铜绿色并带有灰色鳞状斑点,黑色脸庞上有尖锐的黑白色冠羽,颈背有宽大的白色环,下体灰暗,尾部略叉开。雌鸟的外观较为类似,但颜色较暗淡,没有雄鸟的冠羽和“胡须”,下体呈现密集的绿褐色斑点。
【鸣叫特征】
其鸣叫声为重复的、高音且略带嗡嗡声的单一音符,例如“tzee”或“peek”。
【生活习性】
白髯蜂鸟常见于高海拔地区,栖息在潮湿的高山草甸,常在巨石和水源丰富的地区出没,偏好弱林生长茂盛的区域,饮食以Espeletia植被的花蜜为主。在干旱季节会迁移到海拔较低的Polylepis森林边缘。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与Espeletia开花期一致,通常开始于6月,延续到11月。巢由Espeletia纤维构成,通常建造在河岸、瀑布附近的洞穴或悬垂植物下,每窝产两枚白色蛋。孵化期需要21至23天,幼鸟在出壳后大约35至38天羽翼丰满,能够离巢。
【外型辨识】
在分类学上,白髯蜂鸟曾被认为是髯蜂鸟的一个亚种,但基于2013年的研究,被重新确认为独立物种。在物种范围上,它与任何当地其他种类的蜂鸟没有明显的重叠。
【保护状况】
IUCN将其列为无危物种(LC),但白髯蜂鸟仍受CITES II的保护措施。委内瑞拉的Sierra Nevada和Sierra La Culata国家公园亦为白髯蜂鸟的栖息地提供保护。
【地理分布】
白髯蜂鸟主要集中分布于委内瑞拉梅里达州和特鲁希略州的安第斯山脉区域,栖息地分布在海拔3600至4500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