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STRIGIFORMES > Strigidae > Otus > Wallace's Scops Owl
Wallace's Scops Owl

Wallace's Scops Owl

English name:Wallace's Scops Owl

Scientific name:Otus silvicola

【简介】
华莱士角鸮(学名:Otus silvicola),也被称为Walace's Scops Owl或Lesser Sunda Scops-owl。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小巽他群岛中的松巴哇岛和弗洛勒斯岛,以纪念研究这片地区的英国自然学家阿尔弗雷德·罗素·华莱士。

【外形特征】
华莱士角鸮身长23至27厘米,翼展202至251毫米,体重约210克。其面部呈现均匀的淡褐色,有较长且棕色斑驳的耳簇;上体橄榄棕色,下体则有暗褐色条纹和白色翼标记,胸部有显著的白色斑块;脚趾覆盖白色羽毛;虹膜橙黄色,喙灰角色,趾灰褐色。幼鸟较为淡色并偏赤褐色,图案不那么明显。

【鸣叫特征】
该鸟的领地鸣叫是连续的深沉“whumph”音符,通常包含10个音节且最多18个,音调较为一致。另外,它也会发出粗糙的“rrow”声,此声重复无规律。

【生活习性】
华莱士角鸮栖息于低地半常绿雨林、森林边缘、林中竹丛,偶尔出现于湿润的落叶林、次生林以及农田周围的树木带,甚至城市区域。其海拔分布范围从低地(约350米)至超过2000米。推测该鸟为留鸟。

【繁殖习性】
关于华莱士角鸮的繁殖信息非常有限,我们知道雄鸟在12月时睾丸会增大。1949年,有人在弗洛勒斯岛收集到包含2至3枚蛋的筑巢,蛋的尺寸范围内从36.8至45.1毫米×32.0至32.4毫米。

【外型辨识】
相较于摩鹿加角鸮(亚种 albiventris),华莱士角鸮体型大且耳簇更长,虹膜颜色较暗;与弗洛角鸮相比则体型更大、耳簇更加明显,羽毛颜色非肉桂色。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华莱士角鸮(Otus silvicola)被列为无危(LC)物种,根据“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列为II级保护。该物种仅分布于北努沙登加拉EBA。尽管数量目前被认为稳定,但低海拔半常绿森林栖息地遭受破坏,对长期存活构成潜在威胁。

【地理分布】
华氏角鸮主要分布于印尼小巽他群岛内的松巴哇岛和弗洛勒斯岛。在弗洛勒斯岛常见甚至频繁遇见,在松巴哇岛上则罕见。华氏角鸮适应力强,可在多种生境中存活,然而,其最密集分布在海拔1450米以下的半常绿森林。华氏角鸮在华莱士区(即华莱士线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包括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东帝汶等岛屿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