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STRIGIFORMES > Strigidae > Otus > Mantanani Scops Owl
Mantanani Scops Owl

Mantanani Scops Owl

English name:Mantanani Scops Owl

Scientific name:Otus mantananensis

【简介】
南菲律宾角鸮,学名Otus mantananensis,是鸮形目鸱鸮科角鸮属的一种鸟类。该物种主要分布在位于菲律宾西部的小岛和婆罗洲北部,为当地的一种特有种。因其栖息地受到森林退化的威胁,IUCN将南菲律宾角鸮列为近危物种。

【外形特征】
该鸟类体长约18厘米,体重通常在100至110克之间。面部圆盘呈淡黄色,边缘有明显的黑边,眉线为白色,眉线下方的深色斑点是其显著标识之一。此外,头部和短耳羽簇带有深色斑纹,颈背则有黑色三角斑点。其背部颜色从灰色到赤褐色不等,有深色的斑驳,肩羽外缘显白色,飞羽和尾羽带有淡色横纹。下体色调较浅,甚至可能接近白色,伴有黑色条纹和断裂的交叉线,胸部可能会有可变的赤褐色调。虹膜为黄色,喙色为灰色,脚为灰褐色,脚踝部位几乎完全被羽毛覆盖。

【生活习性】
这一物种喜欢生活在低地和丘陵地区的森林、森林边缘地带、椰树林和松木林。夜间在林缘、空地和次生林中进行狩猎,主要捕食昆虫。

【鸣叫特征】
雄性南菲律宾角鸮发出低沉且略带鼻音的声音,类似于鹅鸣声,这种叫声每隔5至6秒重复一次,随后可能会出现3至6个或更多的低音粗哑音符。这些音符可能来自配对的雌鸟(不过Otus属雌鸟一般发射的叫声更高)。

【繁殖习性】
据观察记录,繁殖期通常集中在每年的1月至5月。推测筑巢地点通常是在树洞里,但2002年在塔布拉斯岛上,一个有机巢却在椰子树冠基部的叶底被发现,且内含两个卵。

【外型辨识】
南菲律宾角鸮可以通过其特有的羽毛色彩和模式区别于其他角鸮属鸟类,尤其是其明显的黑色边缘的面部圆盘和短耳羽棱,这些特征使得其他物种难以混淆。不同亚种之间的羽毛色彩也有所差异,主要为色调的变化。

【保护状况】
IUCN将南菲律宾角鸮列为近危物种。据估计,全球种群估计有6000至15000个个体,数量可能会有所下降,然而某些亚种能够适应人类改造的环境。因此,虽然存在森林退化带来的潜在威胁,但总体上其生存环境具有一定的弹性。然而,气候变化、栖息地丧失和森林退化仍然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

【地理分布】
该物种存在四个已确认的亚种,但本文未作具体描述。根据IUCN在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中的分类,南菲律宾角鸮被发现在帕拉望岛、Calamien、Rasa、Ursa岛、苏禄群岛以及菲律宾中部的一些岛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