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gihe Scops Owl
English name:Sangihe Scops Owl
Scientific name:Otus collari
【简介】
桑岛角鸮(学名:Otus collari),英文名:Sangihe Scops Owl,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桑岛。体长约20厘米,体重约76克。
【外形特征】
桑岛角鸮拥有隐蔽的斑纹,外观主要为棕色,散布着黑色条纹和斑点,翅膀散布着淡色标记。头部呈深褐色,具有适度长度的耳羽簇、长尾巴和狭长的翅膀。面部呈棕白色,眼周暗色围成一圈,眉毛短小且为白色;上体为深褐色,带有深色轴纹和明显的浅黄色斑点,肩羽呈黑色并有白色和淡黄色斑点;飞羽和尾羽则呈现棕色和淡黄色条纹。下体较浅色,显著的黑色轴纹和细小的网状花纹明显可见。
【生活习性】
桑岛角鸮适应森林、种植园和树丛等多种栖息环境,海拔高度可达900米。它们常出现在森林、混合种植园、次生林以及水稻田、农地和有树木及灌木丛的区域,可能全年居留于桑岛,并善于适应经过人类改造的栖息地。
【鸣叫特征】
桑岛角鸮发出了尖锐、高音的单音节“peuw”声,更复杂的“kleeeeer”音节高频口哨声。重复间隔为8-15秒。
【外型辨识】
桑岛角鸮与苏拉威西角鸮相比,拥有更长且窄的翅膀,较长的尾巴,外形更暗淡,面部盘颜色更淡,眉毛较短,头顶上的条纹更加明显,上体斑驳更多,翼覆羽更具单一性,下体条纹减少,浅色区域更小,脚部几乎完全被羽毛覆盖。
【物种区别】
与苏拉威西角鸮相比,桑岛角鸮拥有更长且窄的翅膀,较长的尾巴,外形更暗淡,面部盘颜色更淡,眉毛较短,头顶上的条纹更加明显,上体斑驳更多,翼覆羽更具单一性,下体条纹减少,浅色区域更小,脚部几乎完全被羽毛覆盖。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桑岛角鸮的保护级别为LC(无危)。然而,鉴于其狭窄的分布范围,过度的人类活动可能影响其生息环境,建议将其列为易危级别以加强保护。
【地理分布】
桑岛角鸮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桑岛,即北苏拉威西岛以北,属于传统华莱士线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华莱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