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Cisticolidae > Orthotomus > Rufous-tailed Tailorbird
Rufous-tailed Tailorbird

Rufous-tailed Tailorbird

English name:Rufous-tailed Tailorbird

Scientific name:Orthotomus sericeus

【简介】
红头缝叶莺(学名:Orthotomus sericeus),属于雀形目扇尾莺科缝叶莺属,又名为Rufous-tailed Tailorbird。该种鸟类形态小巧,体长约12-13.5厘米,体重约7克,长喙及上翘的尾巴为其显著特征,加上其活泼的性格,使其在自然生态中拥有较高的辨识度。

【外形特征】
红头缝叶莺头部自顶至眼水平线呈鲜亮的橙棕色,与白色腹体形成强烈对比。尾部为艳丽的红褐色,雌鸟特征与其同种雄鸟相似,但尾部具有些许黑色次端斑点。虹膜呈琥珀色,鸟喙和脚爪则为肉红色。成年雄鸟的头部、背部和上翼为深灰色,翼覆羽与此相匹配,而尾羽则保持均匀的红褐色。

【生活习性】
作为一种典型的森林边际鸟类,红头缝叶莺偏好栖息于低地森林边缘及林间空地,尤其钟爱灌木丛林及次生林环境,包括花园和农田的边缘地带。偶尔也能在红树林中发现它们的身影。红头缝叶莺以小型昆虫为食,常见于草坪或低矮植被中搜寻猎物,它们善于静止或迅速奔跑沿树枝捕食昆虫。飞行时尾巴高翘,并显出不稳定的动态。

【鸣叫特征】
红头缝叶莺的叫声丰富多样,常发出鼻音的“dee-dee-dee-dee”声,或是水滴般的特殊回声,鸣唱声音响亮、清脆并具节奏感,如“kon-tiki”、“chop-wur, chik-wir, pu-churr, tee-cher”等重复模式。

【繁殖习性】
红头缝叶莺的繁殖季节主要为东南亚的1月至8月,菲律宾的2月至6月,及婆罗洲的5月至7月。筑巢是该物种最独特的习性之一,为将树叶缝合成叶囊,再在内部筑巢的复杂过程。通常,巢体位于地面或接近地面的高度,低于1米,雌鸟每窝产出2至3枚卵。

【外型辨识】
红尾缝叶莺的尾部为显著的红褐色,头部自顶至眼水平线呈明显的橙棕色,雌雄的外貌特征极为相似,仅尾部有细微差异。

【保护状况】
红头缝叶莺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版本——无危(LC)类别。

【地理分布】
红尾缝叶莺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从马来半岛延伸到菲律宾西南部的巴拉望,包括文莱、印尼、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