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or Oriole
English name:Timor Oriole
Scientific name:Oriolus melanotis
【简介】
绿褐鹂(学名:Oriolus melanotis),又称帝汶黄鹂,是雀形目黄鹂科黄鹂属的一种鸟类。这种特有种分布在小巽他群岛的帝汶岛、罗地岛和Semau岛。
【外形特征】
雄性绿褐鹂拥有绿色头部、深色面罩和橙红色喙。雌鸟上半身颜色较暗淡,下半身则颜色较淡,同样具有黑色喙和深色面罩。幼鸟的羽毛上具有明显的条纹。区别于盔吮蜜鸟,绿褐鹂体型较小,面部覆盖黑色羽毛而并非裸露的皮肤,而且喙尖端也不突出。
【生活习性】
绿褐鹂主要栖息于低地森林、地理、红树林和耕地等区域,在森林边缘至中层林冠出没。它们不仅在森林残存地带活动,还能在次生落叶季风林、开阔林带、红树林、部分林木栽培地以及其他受到干扰的生境中生存。
【鸣叫特征】
绿褐鹂发出特殊的“k'WOW”及下降的“k'we-hoo”鸣叫,这两个特征性的声音在紫色的文献记录中均有提及。
【繁殖习性】
绿褐鹂的繁殖记录较为有限。然而,在Semau岛观察到它们在五月发生繁殖行为。据相关报告,帝汶岛的筑巢时间则可能在旱季末尾和雨季(10月至次年3月)之间。
【外型辨识】
东帝汶黄鹂(Oriolus melanotis),栖息于印度尼西亚东帝汶。体长25厘米,为中型鸣禽。特征性表现为粗壮、弧曲的嘴形,棕色的翅膀及淡淡的灰色腹部。幼鸟则呈现纵向条纹状。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绿褐鹂被列为无危物种(LC)。尽管其自然分布范围很小,但目前并不存在立即的生存威胁。
【地理分布】
绿褐鹂分布在小巽他群岛的帝汶岛、罗地岛和Semau岛。在Semau岛主要出没在藤本森林、榕树丛和开阔林间;在Rote岛则经常出现在农林业区、村落以及热带干旱林区。韦岛上的褐鹂一度被认为是独立物种,但后来被归类至绿褐鹂属,但现在依然依据IOC世界鸟类清单记录独立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