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Oriolidae > Oriolus > Black-eared Oriole
Black-eared Oriole

Black-eared Oriole

English name:Black-eared Oriole

Scientific name:Oriolus bouroensis

【简介】
黑耳鹂(学名:Oriolus bouroensis,英文名:Black-eared Oriole),属于雀形目黄鹂科黄鹂属的一种鸟类。原描述时曾归类于Philemon属。到2008年,它曾被视为褐耳鹂的一个亚种,然而,目前大部分权威机构已将其识别为独立物种。

【外形特征】
此鸟类体型较大,呈现灰色棕色调,具有直而粗的喙。其脸面模糊可见深色条状结构。下部体色比上部更浅。幼鸟特征显现为锈红色的翅膀边缘;成鸟面部有黑色到棕褐色斑块,眼上有细腻的白色或棕褐色眉毛,耳部后面的颈部为白色;背部及包括翅膀和尾巴在内的上身均为深棕色,头顶条纹更深,尾羽末端可见浅色斑点;下巴和喉咙为白色并带有深色条纹,胸部及其余下部为灰橄榄色调;虹膜呈红棕色,喙和腿均为黑色,脚趾则呈铅灰色。雌性和雄性外观上基本无差异,而幼鸟的翼羽边缘则是锈红色。

【生活习性】
黑耳鹂主要生活在印尼的布鲁岛,其栖息地涵盖了低地和山地森林、次生林、被砍伐的人工林、落叶季雨林、次生林地、红树林以及被轻微林木覆盖的人造环境,海拔范围从海边到1460米之间。它们通常单独或成双活动于中层树冠,常见与黑脸吮蜜鸟结伴,活跃于从海平面至1460米之间的区域。

【鸣叫特征】
黑耳鹂的鸣叫类似于黑脸吮蜜鸟的声音,通常是一个连续的上升笛音,类似于“p'po'eee”,持续时间在0.6秒左右。它们通常单独或成双活动于中层树冠,常见与黑脸吮蜜鸟结伴,活跃于从海平面至1460米之间的区域。

【繁殖习性】
关于其繁殖的具体细节,目前资料尚不完整。

【外型辨识】
该鸟类与黑脸吮蜜鸟极为相似,但体型略小,喙的形状更直,且脸上的裸露皮肤特征不明显,其中包括显著的黑色或棕褐色斑块。

【物种区别】
这种鸟类和黑脸吮蜜鸟非常相似,主要的区别在于黑耳鹂的脸部具有明显的深色条状结构,而黑脸吮蜜鸟则没有。此外,黑耳鹂的体型略大且喙更直。

【保护状况】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黑耳鹂属于无危(LC)级别,表明其生存状况较为稳定。

【地理分布】
黑耳鹂活动栖息地集中于澳新界,位于摩鹿加群岛中西部的布鲁岛。该岛的主要原生环境是由低地和山地森林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