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headed Hillstar
English name:Green-headed Hillstar
Scientific name:Oreotrochilus stolzmanni
【简介】
绿头山蜂鸟,学名为**Oreotrochilus stolzmanni**,是雨燕目蜂鸟科山蜂鸟属的成员。这种小型鸟类广泛散播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活跃于海拔3600至4200米的高海拔区域。
【外形特征】
绿头山蜂鸟体型约13至14厘米,平均重约8克。雄性绿头山蜂鸟以其亮丽的绿色上身和闪亮的绿色喉部为显著特征,腹部中央有一黑色线条贯穿至白色下体中。雌性绿头山蜂鸟体色较为淡雅,通常具灰色斑点点缀的喉部,尾羽带有绿黑色与白色网状图案的独特装饰,且喙部略弯。
【生活习性】
它们偏爱山区气候,主要栖息在由多种植被组成的多样化栖息地上,包括高海拔岩石处的草甸、Puya草原和Polylepsis灌木丛。它们通常在下午时分最为活跃,此时花蜜更为丰富。绿头山蜂鸟会巧妙地在建筑物缝隙或其他避风处建造其巢穴,以便在夜晚抵御寒冷。
【鸣叫特征】
它们的鸣声是一种重复的短促叫声,类似于“tseep”,以及充满特别悦耳音韵的颤音,这种鸣叫有些类似于安第斯山蜂鸟的声音。绿头山蜂鸟广泛分布于南美地区,常见于秘鲁北部和中部,以及厄瓜多尔南部,在某些海拔区域也能找到它们的踪迹。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从2月开始持续到6月,有时会持续至8月。雌鸟会选择岩石洞穴、屋檐下或旧建筑物的缝隙作为筑巢地点。它们利用周围丰富的植被资源,包括苔藓和植物纤维,构筑小型的巢穴。这种山蜂鸟每窝繁殖两枚白色卵,个卵孵化期约19至21天。雄性新出生的绿头山蜂鸟在30多天后离窠。
【外型辨识】
特别的,绿头山蜂鸟雄鸟拥有显眼的亮绿色喉部羽毛及腹部的黑线纹,使它们易于识别与同属的其他蜂鸟区分开。雌鸟则以略弯曲的喙及独特的尾羽斑纹间接标识其身份。
【保护状况】
绿头山蜂鸟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绿头山蜂鸟多分布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尤其是秘鲁北部和中部,厄瓜多尔南部也有它们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