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Passerellidae > Oreothraupis > Tanager Finch
Tanager Finch

Tanager Finch

English name:Tanager Finch

Scientific name:Oreothraupis arremonops

【简介】
拟唐纳雀(英文名:Tanager Finch,学名:Oreothraupis arremonops)是一种隶属于雀形目雀鹀科的鸟类,体长约为20至20.5厘米,体型略大且结构圆胖,喙短而略微弯曲。该鸟类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哥伦比亚西部和厄瓜多尔西北部的云雾森林区域。

【外形特征】
拟唐纳雀头部呈黑色,具备一对宽大的灰白色皇冠条纹以及眼眉至颈侧的银色条纹;颈及背部呈橄榄棕色;上翼及尾羽呈现出深黑色并带有棕色边缘。喉咙为黑色,下腹部及胸部为棕色,体侧呈橄榄色,腹部有明显的白色V形斑纹延伸至胸部。其虹膜为栗色,喙则为黑色,脚呈暗棕色。雌鸟和雄鸟的外观极其相似,幼鸟相较于成鸟颜色更为黯淡。

【生活习性】
拟唐纳雀通常栖息在潮湿的灌木丛下或栖居于地面以及周围环境里,经常在落叶层中觅食苔藓。该鸟类活动一般局限于独自觅食或者家庭小群体活动,未见与广泛混种群形群出没。

【鸣叫特征】
它发出的声音高亢且尖锐,鸣叫声通常开始于3到5个鼻音,接着是一连串的颤音,宛如“tzz tzz tzzz tz-zz-zz-tz tz tz tz tz tz”。音量终了部分显著增强,有时在鸟群中会形成重复的二重奏。此外,它还有尖锐的“tseet”声,以及类似蛙鸣的“wert”声。

【繁殖习性】
雏鸟巢穴呈蛋形,主要由苔藓构建,离地约一米高,巢顶同样由苔藓覆盖,有时巢穴会包含一枚白色卵。

【外型辨识】
该种类与其他种类的最大区别在于头部和下体的颜色对比以及特定的鸣叫声模式。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无危类别(LC),尽管它曾经被认为是濒危鸟类。目前在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部分地区数量有减少趋势,主要由于森林削减及人类活动导致栖息环境损失。

【地理分布】
拟唐纳雀分布广泛,特别是在哥伦比亚的西部(包括安蒂奥基亚、里斯拉尔达、考卡谷、考卡、纳里尼奥),以及厄瓜多尔的西北部(包括因巴布拉与皮钦查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