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Mimidae > Oreoscoptes > Sage Thrasher
Sage Thrasher

Sage Thrasher

English name:Sage Thrasher

Scientific name:Oreoscoptes montanus

【简介】
Sage Thrasher(高山弯嘴嘲鸫),属于雀形目嘲鸫科,学名为Oreoscoptes montanus。它主要分布在北美西部和西南部的密集鼠尾草灌丛等生境中。

【外形特征】
成年高山弯嘴嘲鸫体型中等,体长约20至23厘米,体重在39.6至50.3克之间。头部和上体羽毛灰褐色,下体白色底色上有暗棕色条纹。眼圈为黄色至琥珀色,喙黑色部分基部灰色或淡黄粉色,翼有两条白色翼带,尾羽尖端白色。幼鸟上体浅淡,带有显著的暗色条纹,下体条纹不明显。

【生活习性】
高山弯嘴嘲鸫主要栖息于密集鼠尾草灌丛、零星分布的低草生长地及裸露干旱地带,偏爱海拔较高的环境。食物来源多样,夏季以昆虫为主,冬季转向浆果。繁殖期每年春夏季,筑巢材料多为枝条、根须和树皮,每窝产卵4至5枚。

【鸣叫特征】
雄性高山弯嘴嘲鸫的鸣叫声复杂,包括清脆哨声、颤音及呱呱声等,有时会模仿其他鸟类的声音。这些复杂的鸣唱用于领地防御和吸引配偶。

【繁殖习性】
夏季进行繁殖时,成鸟共同筑巢,巢料主要由枝条、根须和树皮构成,内部铺垫细根。每窝平均产4至5枚卵,雌雄轮流孵化并育雏。

【外型辨识】
高山弯嘴嘲鸫与其他嘲鸫相比体型较小,喙短直,上身和腹部有显著的条纹及尾部白色尖端特征。与本氏弯嘴嘲鸫相比,后者体型较大,翼带模糊且下肚颜色较暗。

【保护状况】
IUCN将其评估为无危物种,历史上因栖息地破坏数量有所下降,但在适宜环境中仍然可见。

【地理分布】
高山弯嘴嘲鸫的繁殖区域位于北美西部及西南部,包括加拿大南部和美国新墨西哥州北部至最南端。冬季迁徙到美国最南部和墨西哥中部,如下加利福尼亚半岛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