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GALLIFORMES > Cracidae > Oreophasis > Horned Guan
Horned Guan

Horned Guan

English name:Horned Guan

Scientific name:Oreophasis derbianus

【简介】
角冠雉(学名:Oreophasis derbianus),属于鸡形目凤冠雉科角冠雉属。仅分布于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南部以及可能存在的洪都拉斯部分地区。它们的典型特征为头上有一个红色角状突起,全身呈现黑色并带有蓝色光泽,以及喉咙、胸腹部有白色斑点。

【外形特征】
成鸟的颜色为黑色并带有蓝绿色光泽,头部和颈部下方有白色的斑点,胸部和腹部有较大的白色条纹。最明显的外貌特征包括红色的小肉冠、白色的眼珠、黄色的喙及红色的腿部。雄性和雌性在外观上区别不大,但雄鸟的角和双翼、尾巴及脚趾通常更长。幼鸟类似成鸟,但色泽较暗,角较小。

【生活习性】
角冠雉全年常驻其分布带,偏好湿润的常绿山地森林、云雾林以及松栎混合林,分布在2300米至3100米的海拔区,偶尔可低至1200米或高达3350米。它们主要以果实为主食,偶尔食用绿叶、花朵和少量昆虫。它们通常单独或以小群体在森林各层活动,有时也会在地面上觅食。

【鸣叫特征】
雄鸟的叫声是低沉、缓慢而柔和的嘶鸣,具有七个音符,从短暂的哼声开始,跟随六次成对的哼鸣声,给人一种悠长、深远的感觉。雌鸟的叫声则较为尖锐且响亮,通常是对雄鸟呼应的一系列重复的‘咕噜’声或‘哇呜’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2月至3月,此时幼鸟在5月雨季回归前已半大。繁殖系统可能为一雄多雌制,雄鸟在繁殖期间会轮流与3至5只雌鸟交配,雌鸟独立孵化两枚白色蛋,孵化期为34至36天。幼鸟在孵化后3天至6天离开巢穴。

【外型辨识】
角冠雉的最大特征在于头部顶部另有一红色肉冠,并且背部羽毛整体呈现黑色光泽并带蓝色金属感。此外,咽喉、胸部、腹部和尾基部均点缀白色宽带纹,腿爪呈现鲜明红色,喙呈黄色。

【保护状况】
角冠雉的数量受到栖息地丧失、非法狩猎及分布地范围的限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将角冠雉列为EN(濒危)级别。它们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恰帕斯州和奥阿哈卡州以及危地马拉南部,栖息地高层为2300米至3100米,低可至1200米,高偶有达到3350米。

【地理分布】
角冠雉仅分布于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南部以及可能存在的洪都拉斯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