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icut Warbler
English name:Connecticut Warbler
Scientific name:Oporornis agilis
【简介】
灰喉地莺,又名为Connecticut Warbler,学名为Oporornis agilis。它们主要栖息在北美中部的加拿大和美国大湖附近州的云杉、落叶松沼泽森林中进行繁殖,秋季向南美洲迁徙,春季则通过美国中西部地区迁徙。
【外形特征】
灰喉地莺的体长约13-15厘米,体重约15克左右。整体上身呈橄榄褐色,腹部为柠檬黄色,头为灰帽子状,最显眼的是头后的白色环绕眼区图案。雌鸟较为黯淡,幼鸟被毛为棕色而非灰色,其腹部颜色也相对更深。除此之外,它们还拥有长长的尾下覆羽、粉色的小腿和黑色的喙,喙基部有一点淡粉色。
【生活习性】
灰喉地莺通常栖息于地面或较低的枝条上进行觅食,主要以短小无脊椎动物为主要食物,有时也会采食少量种子和浆果。它们活动于密集的植被环境中,这使得它们被观察的机会较少。在迁徙途中,它们会选择茂密的地面覆盖物来寻找栖息。
【鸣叫特征】
灰喉地莺的鸣叫声为重复的'cheepa-cheepa'音高,听起来类似沙哑的'witch'声音。
【繁殖习性】
灰喉地莺在到达繁殖地区后,雄鸟通过歌唱来吸引雌鸟。每季仅一次产卵,巢通常筑在浓密且接近地面的植被中。雌鸟为唯一负责孵卵的一方,而孵化出幼鸟后,父母双方联合为目标提供食物,令其成长。
【外型辨识】
这种鸟类与黑胸地莺和黄喉地莺亚成鸟相较,最明显区别为完整的白色眼圈,较大体型,更长的尾下覆羽。以及步行而不是跳跃的行为特点。雌鸟以及幼鸟比雄鸟颜色更暗淡,头部呈现棕色而非灰,喉咙部分颜色更黄。
【物种区别】
这种鸟类与黑胸地莺和黄喉地莺亚成鸟相较,最明显区别为完整的白色眼圈,较大体型,更长的尾下覆羽。以及步行而不是跳跃的行为特点。
【保护状况】
灰喉地莺的数量目前维持稳定,依据IUCN的分类标准,评定为无显著生存压力。
【地理分布】
灰喉地莺的地理分布范围主要为北美地区(包括加拿大、美国及墨西哥部分地区)及南美中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