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Oenanthe > Brown-tailed Rock Chat
Brown-tailed Rock Chat

Brown-tailed Rock Chat

English name:Brown-tailed Rock Chat

Scientific name:Oenanthe scotocerca

【简介】
褐尾岩䳭(Oenanthe scotocerca),学名为Oenanthe scotocerca,属于雀形目鹟科䳭属的鸟类。这种鸟类主要在非洲东北部和东部地区生存,包括查德、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苏丹和乌干达。

【外形特征】
褐尾岩䳭在大小和外观上表现出较一致的特征。体长在13至14厘米之间,体重介于16至21克。成鸟的上体呈灰褐色,耳羽及臀部掺有淡淡的锈红色,但并不像在同域分布的红尾岩䳭那样强烈鲜艳。它的翅膀和尾巴呈现出深褐色,喉部呈现淡淡的白色,且逐渐过渡成淡棕色的胸和胁部,腹部偏灰色,肛区白色。其眶周有窄白色的圆圈,喙和腿则是黑色。雌雄个体在外观上相似。幼鸟与成鸟类似,但冠羽、翼覆羽以及下体有模糊的淡黄色尖端。各个亚种之间存在细微的颜色差异。

【鸣叫特征】
该鸟类的鸣唱是持续的、轻微且迅速的颤音,通常从"wip"或"kloo-eet"的声音开始,有些类似于白腰草鹬的叫声。通常以数秒的间隔重复变化版的鸣唱。其报警叫声则是急促斩钉截铁的"chuuk-chuuk"或"chukachuk"。

【生活习性】
偏好砂岩遍布的溪谷和岩石散布的干旱地带,其中常伴有分散的灌木或金合欢树丛,以及草丛灌木地。它们更经常站立在灌木上,而非岩石上。活动的高度从400到2440米不等。从推测的角度来看,这种鸟是留鸟,全年在东部地区如埃塞俄比亚的北部都可以见到。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昆虫和种子。雏鸟喂养的食物会去除了翅膀的部分昆虫,更偏向幼蛾和各种虫类,有时还会包含一只5厘米长的蜥蜴。

【繁殖习性】
在厄立特里亚的繁殖期通常在四月份,而在埃塞俄比亚北部,繁殖期则发生在三月和四月。于索马里,这种鸟类的筑巢活动通常在五月份进行。其巢采用与黑尾岩䳭相似的方法,由草构成基底,内衬毛发。这样的巢一般都安置在洞穴(包括因侵蚀暴露的鼠洞)或岩石缝隙中,并在洞口外面堆起一小堆鹅卵石。通常蛋呈现蓝色,每个人的窝通常包含两颗蛋。有两个已知的巢分别含有两三周大的雏鸟。

【外型辨识】
褐尾岩䳭虽与乌岩䳭近似,但可以其苍白且无斑点的尾下覆羽轻易地予以区分。与黑尾岩䳭相比,尾部颜色是深褐色而非黑色。此外,其鸣叫声类似于黄嘴孤莺的鸣唱。

【物种区别】
褐尾岩䳭虽与乌岩䳭近似,但可以其苍白且无斑点的尾下覆羽轻易地予以区分。与黑尾岩䳭相比,尾部颜色是深褐色而非黑色。此外,其鸣叫声类似于黄嘴孤莺的鸣唱。

【保护状况】
褐尾岩䳭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 (LC)。

【地理分布】
该种鸟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北部和东部,包括如查德、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苏丹和乌干达等国家地区,尤以在肯尼亚Samburu国家公园和Shaba游戏保护区较为常见。于埃塞俄比亚北部,此鸟种在1100至1700米的海拔高度间仍处于常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