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roglodytidae > Odontorchilus > Tooth-billed Wren
Tooth-billed Wren

Tooth-billed Wren

English name:Tooth-billed Wren

Scientific name:Odontorchilus cinereus

【简介】
锯嘴鹪鹩,学名Odontorchilus cinereus,属于雀形目,鹤鹩科。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雨林的西南部,包括巴西中部和附近玻利维亚东北部地区。

【外形特征】
锯嘴鹪鹩是一种体型小巧的小型鸣禽。其显著特征包括红棕色的头部和上体,灰白色的胸腹部,长而细的黄色喙,黑色的眼睛以及由褐色和灰白色的条状斑纹组成的尾羽。成鸟的冠部为灰肉桂色,背部为中灰色,喉咙和胸部为灰黄色,腹部为淡黄色,两侧则为灰白色。幼鸟的特征与成鸟相似,但有些许差异。

【生活习性】
锯嘴鹪鹩栖息于高大的潮湿森林之中,偏好在树冠层活动,高度通常在15至30米之间。它们常加入混合物种群,在树枝和藤蔓的纠结处探索,以此寻找以昆虫为主的食谱。

【鸣叫特征】
锯嘴鹪鹩发出一系列连续而亮的“tsee”音调鸣叫,常重复不断,且这一鸣叫不区分性别。

【繁殖习性】
锯嘴鹪鹩的繁殖季节从六月至九月。筑巢地点多在树干或树枝上的空洞中,上方离地面。通常每个巢穴产卵2个。

【外型辨识】
锯嘴鹪鹩体长12厘米,雄性体重约11克。背部棕灰色,头部和上体红棕色,胸部和腹部灰白色,翅膀呈褐色,喙黄色,眼睛乌黑。尾羽上呈现明显的褐白色条纹,显得格外精致。

【保护状况】
IUCN评估状态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锯嘴鹪鹩的栖息地主要位于亚马逊森林的西南部地带,具体范围在巴西中部的马德拉河和辛古河之间及其周边的玻利维亚东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