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fous-fronted Wood Quail
English name:Rufous-fronted Wood Quail
Scientific name:Odontophorus erythrops
【简介】
棕额林鹑(学名:Odontophorus erythrops),是一种属于鸡形目、齿鹑科、林鹑属的鸟类,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哥伦比亚西部和厄瓜多尔西部地区。该物种在面部和下体呈现出鲜艳的棕红色,上体则为深褐色。
【外形特征】
棕额林鹑体长约为23至28厘米,雄性成鸟体重约340克,雌性成鸟体重约329克。雄性具有明显的赤褐色头冠、羽冠和脸部,眼周环绕紫色裸皮圈(而雌鸟眼周的裸皮圈为黑色)。背部和臀部为黑色或橄榄色,带有肉桂色斑纹,肩羽为黑色或橄榄色且带有黑色斑点,胸部和腹部为深红棕色。雌鸟头部两侧颜色较深,呈暗淡的栗色,眼周裸皮圈为蓝黑色。幼鸟与雌鸟形态相似,但腹部布有黑色斑点及条纹,背部有白色或淡黄色的羽轴纹。
【生活习性】
该鸟往往活跃于低地和山脚热带雨林,主要在哥伦比亚海拔1100米或更低的地方,在厄瓜多尔海拔可达1600米。它们通常在地面树木下活动,很少出现在开阔地带。它们以小群形式活动,喜爱以谷物为食。
【鸣叫特征】
棕额林鹑有两种鸣叫声,其中一种为快速重复的清脆二重唱,发音为 'chowita, chowita, chowita';另一种为共鸣强烈的 'koo-klaw, koo-klaw, koo-klaw'。与栗林鹑的叫声相似。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1至5月期间,通过标本生殖器官的状态判断。在厄瓜多尔南部,雄鸟和雌鸟均有1月初的繁殖记录。繁殖行为推测为一夫一妻制,但具体细节尚不明确。
【外型辨识】
有关研究表明,棕额林鹑曾被建议与多个齿鹑物种进行合并研究,合并为同一物种,但最终认同独立为物种,且被认为与栗林鹑构成一个超种。不过需指出,这两个情报内设有地理分布误导信息(第二份信息包含的地理区域范围超出实际分布范围),本处仅列出实际记录分布区域。
【保护状况】
棕额林鹑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0年的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棕额林鹑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哥伦比亚西岸和厄瓜多尔西岸,包括太平洋斜坡及哥伦比亚的马格达莱纳河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