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BUCEROTIFORMES > Bucerotidae > Ocyceros > Indian Grey Hornbill
Indian Grey Hornbill

Indian Grey Hornbill

English name:Indian Grey Hornbill

Scientific name:Ocyceros birostris

【简介】
灰犀鸟(英文名:Indian Grey Hornbill,学名:Ocyceros birostris)隶属于犀鸟目犀鸟科,广泛分布于南亚地区。它们主要栖息在印度次大陆的平原至海拔610米的区域。

【外形特征】
灰犀鸟的体长为61厘米左右,上体呈灰褐色,下体较为浅淡,腹部略显白灰色。头部具有一道轻微的淡色眉纹,耳羽偏暗。飞羽为深棕色,翼尖带白,尾部呈现黑色亚端带上白色尖端的特点。雄性具有更大的角质突起和明显的黑色喙基部,黄色下颚及喙尖;雌鸟喙色偏黄,角质突起呈黑色。幼鸟缺乏明显的角质突起,眼周皮肤为暗橙色。

【生活习性】
灰犀鸟常栖息在落叶林、公园及开旷的荆棘森林,特别偏好伴有无花果树的区域。它们通常结群或成对活动,以无花果为主的果实、昆虫、小蜥蜴、鼠类及雏鸟为食。有时它们会降落地面捡拾掉落的果实或捕捉昆虫。

【鸣叫特征】
灰犀鸟具有特定的鸣叫声,即一系列清晰的高音尖啸,有时会连续快速发出与黑鸢相似的叫声。

【繁殖习性】
灰犀鸟的繁殖期一般为每年的2月至6月,多产在树洞中。雌鸟选择大约3至13米高的天然树洞,内部铺垫树皮碎片。用粪便和泥土封闭巢口,仅留一小孔供雄鸟喂食。雌鸟产卵2至5枚,孵化期需21天左右。雌鸟在2-3周后羽毛更换完毕,比雏鸟离巢早一周左右。雏鸟离巢前至少需45天。

【外型辨识】
灰犀鸟独特的声音和飞行模式是其身份识别的重要特征。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灰犀鸟被列为无危(LC)等级。灰犀鸟在1975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然而,近年因犀鸟头骨商业需求的增长,导致该种属面临新的威胁,为此,灰犀鸟被IUCN2015红色名录定为极危(CR)状态。

【地理分布】
灰犀鸟主要分布于印度北部平原至喜马拉雅山脚下、西部至印度河系统,东部至恒河三角洲。在印度的城市中,只要具备古老的行道树,其踪迹就有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