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booted Racket-tail
English name:White-booted Racket-tail
Scientific name:Ocreatus underwoodii
【简介】
盘尾蜂鸟(学名:Ocreatus underwoodii),是一种分布在南美洲的蜂鸟。主要栖息地包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的云雾森林。
【外形特征】
雄性盘尾蜂鸟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它们长达7至8厘米的长尾羽,其末端呈椭圆形,显得非常独特,而雌性则缺少这些特征。雄鸟体长在11至15厘米,体重范围在2.5到2.7克之间,喉部呈绿灰色,腹部绿色。它们的长外侧尾羽长度可达7到8厘米,尾羽顶端有明显的长椭圆形旗状物。雌鸟体长在7.6至9厘米之间,体重为2.6到3.2克,胸部和腹部白色,带有绿色斑点。两者都有绿色的上部羽毛及白色的腿毛。
【生活习性】
盘尾蜂鸟栖息于潮湿及湿润的安第斯山脉森林边缘地区,与地面高度6至18米间的小型灌丛或乔木共生。它们常常在Palicourea、Clusia、Inga和Cavendishia等植物的花朵采集花蜜,同时也捕食飞行中的小昆虫。
【鸣叫特征】
雄性盘尾蜂鸟的主要鸣叫声包括一系列‘细甜颤音’(下降音),如‘ti-tlee-ee-ee’以及‘tsit’和‘trrt’音符组合。这种特有的鳴叫有助于同类间的通讯和领土警告。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在1月至4月,可能全年周期性繁殖。雌鸟独立筑巢,使用植物纤维和苔藓构成一个小而紧凑的巢,通常位于树枝上,离地面6至8米左右。雌鸟孵化两只卵约16至17天,雏鸟需在19至22天长大至羽翼初成而后离巢。
【外型辨识】
体重约3克,翼长约42.6毫米,嘴峰长约17.6毫米,喙宽度约2毫米,喙厚约1.7毫米,脚长约为4.5毫米,尾长约为51.1毫米。
【物种区别】
雌性盘尾蜂鸟与白尾梢蜂鸟在外观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盘尾蜂鸟的喙更短,胸具有清晰无斑块的特点,眼后拥有白色斑点。此特征使其易于与雌性白尾梢蜂鸟区分。此外,它与秘鲁安第斯山脉东部可能有重叠的南哥伦比亚盘尾蜂鸟相比,可通过其白色腿毛及无标记的胸部加以区分。
【保护状况】
当前,IUCN红皮书将其列为了LC(无危)等级,表明盘尾蜂鸟目前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但气候变迁和栖地破坏等因素对其生存构成潜在威胁,这方面的保护和生态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地理分布】
其地理分布主要局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一带,从委内瑞拉北部延伸至厄瓜多尔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