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uvian Racket-tail
English name:Peruvian Racket-tail
Scientific name:Ocreatus peruanus
【简介】
秘鲁盘尾蜂鸟(学名:Ocreatus peruanus)是蜂鸟科盘尾蜂鸟属的一员,分布于南美洲东部的厄瓜多尔和秘鲁东北部。这种鸟类以其独特的雄鸟直尾末端球拍状结构和雌鸟腹部的绿色鳞状图案而著称。
【外形特征】
雄鸟长度约11至15厘米,包括7至8厘米长的直线状带有狭长椭圆形旗帜的外侧尾羽,体重约为2.5至2.7克。雄鸟的喉部为灰绿色,腹部全绿,尾羽旗帜呈绿黑色。雌鸟稍小,长度约7.6至9厘米,体重2.6至3.2克,喉部和胸部主要为白色,布满绿色斑点。两性皆有绿色上体,眼后有一白色斑点,以及肉桂色的腿羽。
【鸣叫特征】
雄鸟和雌鸟共同发出一系列鸣声,通常包括下降的甜美颤音“ti-tlee-ee-ee”,单个“tsit”和“trrt”音符,这些声音成为了它们在繁殖季节中的重要信号。
【生活习性】
秘鲁盘尾蜂鸟在繁殖季节过后会进行垂直迁移。它们广泛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安第斯山脉的湿热森林边缘,海拔范围从600到4,000米,但也出现在较为开阔的次生林中。该种蜂鸟以吸取多种植物的花蜜为主,如Palicourea、Clusia、Inga和Cavendishia种属的植物,并通过捕食小型昆虫补充蛋白质。
【繁殖习性】
该种蜂鸟的繁殖季节尚未得到详细的研究,但可能覆盖全年大部分时间。它们用植物纤维和苔藓构建微型杯状巢穴,通常筑建在距地面6至8米高的水平枝条上。雌鸟每次产下一窝两颗蛋,孵化期约16至17天,而雏鸟出生后19至22天便可独立飞翔。
【外型辨识】
雌性秘鲁盘尾蜂鸟与雌性棕臀白尾梢蜂鸟及棕靴盘尾蜂鸟有相似之处。然而,前者的腿部羽毛为肉桂色,与后者不同的是其腿部为白色,同时喉部有较少的白色斑点。
【物种区别】
雌性棕靴盘尾蜂鸟随分布范围的南端与秘鲁盘尾蜂鸟有重叠,但其雄性的中央尾羽不同于秘鲁盘尾蜂鸟的尾羽,是弯曲形态并且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