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RACIIFORMES > Meropidae > Nyctyornis > Red-bearded Bee-eater
Red-bearded Bee-eater

Red-bearded Bee-eater

English name:Red-bearded Bee-eater

Scientific name:Nyctyornis amictus

【简介】
赤须夜蜂虎(学名:Nyctyornis amictus),是佛法僧目的蜂虎科夜蜂虎属的一种大型鸟类。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苏门答腊、邦加岛(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及低地婆罗洲。

【外形特征】
赤须夜蜂虎体长可达27-32厘米,体重雄性68-92克,雌性61-70克。雄鸟颜色鲜艳,上半身羽色为绿色,下半身较淡,顶冠为紫红色,带有细腻光泽。顶冠羽毛基部黄褐色或红色,从底部观察羽毛尖端显红色。喙基部环围有蓝灰色、柔软又硬挺的须羽。喉部羽毛宽长,颜色为基部的灰色和橄榄绿,仅末端锋芒绽放红色;尾羽硬挺宽阔,两侧绿色,尾底黄色且末端黑色。喙强壮且向下弯曲呈黑色,下颌近三分之一灰色。雌鸟则与雄鸟相似,但顶冠紫斑较小,额及后顶冠颜色分别为猩红色和绿色,不同于雄鸟的紫色。幼鸟全身绿色,翼下金黄,尾底黄色,喙基部周围有少量蓝色羽毛。

【生活习性】
赤须夜蜂虎较为独立,栖息于低海拔的山腰森林,常从高处树木的叶间隐蔽处飞出捕猎空中飞行的昆虫。它们主要是单独或成对活动,并在较高的树木栖木上保持静止,突然转向寻找新的捕食地点。

【鸣叫特征】
赤须夜蜂虎能发出强烈的下降音节“KA-Ka-ka-ka-ka-ko-kow”,着重前期音节,同时也发出类似蛙鸣的“grwaa”或“ko-ko-grwaa”,以及粗犷的“grow..grow..grow..”。这些声音可用于警告或与同类进行交流。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8月、1月到2月,幼鸟孵化于3月至6月。巢穴通常在土质较高的边缘地带挖成,洞深约1.2米。每窝最多产卵5枚,通常三枚,由父母共同孵化。雏鸟孵化期为31至34天。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赤须夜蜂虎被列入无危(LC)类别。

【地理分布】
赤须夜蜂虎分布于文莱、印尼、马来西亚、缅甸及泰国等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