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STRIGIFORMES > Strigidae > Ninox > Papuan Boobook
Papuan Boobook

Papuan Boobook

English name:Papuan Boobook

Scientific name:Ninox theomacha

【简介】
褐鹰鸮(学名:Ninox theomacha),是鸱鸮科、鹰鸮属的一种中型猛禽。其分类为鸱鸮科(Strigidae),该科包含大部分的典型鸮类。1822年,史丹福·莱佛士根据一份来自苏门答腊的样本首次正式描述,种名来自拉丁文的“菱形”之意。目前被广泛认为是黑鸮(Ninox scutulata)分布于新几内亚以外的扩大种群。

【外形特征】
褐鹰鸮体长介于20到28厘米,体重平均约185克。上体从深巧克力色到栗棕色,下体从烟灰色到巧克力色,个别亚种显示细微的变化。主要亚种描述如下:指名亚种(N. theomacha theomacha):主要呈深巧克力色,胸部颜色较浅;hoedtii亚种(N. theomacha hoedtii):上体更暗,同时在喉部和前颈带有显著条纹;goldii亚种(N. theomacha goldii):体型更大,白底带有明显的巧克力色条纹。此外,所有亚种的虹膜均为黄色,喙灰色,个体之间性别差异不大。

【鸣叫特征】
褐鹰鸮的标志性鸣叫声为一系列沙哑的双音节‘hyu-hyu’调,随着第二音轻微下降,通常每3至4秒重复一次,夜晚时常持续。

【生活习性】
该物种主要栖息于森林边缘地带、开阔的树丛、低地森林及山地海拔到2500米的高度,尤其偏爱新几内亚的低地森林。它们白天多半藏匿在密林树冠下或是密集的藤蔓中,夜间活动并在空中捕食昆虫,例如在夜间被灯光吸引的昆虫。繁殖时间一般在每年的8月到12月之间。

【繁殖习性】
褐鹰鸮在树洞内产卵,孵卵与筑巢行为知之甚少,推测一窝大概2枚蛋左右,繁殖期声音活跃,大多是单配制。

【外型辨识】
在新几内亚,褐鹰鸮体型较同属其他种类如黑鸮显得更为小巧,外观呈现深色素色,更容易与同地域其他Ninox成员区分开。

【保护状况】
IUCN将褐鹰鸮的保护状况列为LC(无危),然而基于全球种群数量不明的情况下,仍被列入CITES II,以确保绝无野外猎杀的状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