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nabar Boobook
English name:Cinnabar Boobook
Scientific name:Ninox ios
【简介】
棕红鹰鸮(学名:Ninox ios),是鸮形目鸱鸮科的鹰鸮属鸟类。其显著特征在于其红褐色羽毛,体长约为22厘米。此物种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的山地,首次被美国鸟类专家Pamela C. Rasmussen在1999年根据采集自Bogani Nani Wartabone国家公园的标本科学描述。之后,该物种也在苏拉威西中部的Lore Lindu国家公园被记录到。
【外形特征】
棕红鹰鸮具有略微长的尾巴和狭窄的翅膀。其全身呈现均匀的红褐色,肩部带有白色斑点,下体部分有明显的白色羽轴纹。这些白色斑点并不均匀,可能伴有不甚明显的波状图案。尾部和上翼呈现出较暗的红褐色,且有深色条纹。眼睛特征显著,具有黄色虹膜,四周环绕着暗色的环带,且眼眶边缘有淡粉色的裸露环,喙的颜色从象牙白到浅角质色不等,腿相对较短,黄白色或暗黄色裸露部分延伸至脚趾基部。
【鸣叫特征】
其典型的叫声是一连串的“wruck-wruck”,每两次音符之间大约间隔 0.5 秒。偶尔还会有单一的嘶哑声,持续大约0.5 至 0.7 秒,每6 至 10 秒发出一次,有时会更快。
【生活习性】
棕红鹰鸮主要生活在海拔约1100至1700米的中高森林区域,通常以成对的形式活动于树冠层。它们以飞行昆虫为主要食物,通过迅速突袭捕获暴露在枝头的猎物。
【繁殖习性】
关于棕红鹰鸮的具体繁殖行为信息仍不清楚,目前缺乏详细数据。
【外型辨识】
与当地其他鹰鸮相比,棕红鹰鸮体型较小,具有长尾巴和统一的红色羽毛,不具有特殊的面部图案。与相似的赭腹鹰鸮不同,其没有白色的脸部标记,也生活在较高海拔地区,叫声明显不同。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棕红鹰鸮目前被列为无危(LC)。不过由于其栖息地持续丧失和退化,估计其总数可能在3500至15000只之间。该物种被记录分布于Bogani Nani Wartabone国家公园、Gunung Ambang保护区和Lore Lindu国家公园等范围内。
【地理分布】
棕红鹰鸮主要分布在苏拉威西岛北部和中部地区,包括Bogani Nani Wartabone国家公园和Lore Lindu国家公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