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low-throated Nicator
English name:Yellow-throated Nicator
Scientific name:Nicator vireo
【简介】
黄喉斗鹎(学名:Nicator vireo),隶属于雀形目斗鹎科斗鹎属,是一种生活在非洲中南部地区的稀有小鸟。其以昆虫和植物果实为主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为一级保护物种。
【外形特征】
黄喉斗鹎的体长约16-18厘米,体重约为21-26克。它与绿鹎外形相近,但喙部较厚且呈钩状。头部前额和顶冠为灰橄榄色,后顶冠和背部则为橄榄绿色;尾部颜色较淡,呈黄绿色,尾羽末端除最内侧两对外均为黄色,颜色逐渐向外扩大。翼羽为暗褐色,边缘泛亮橄榄绿,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有显著的黄色端斑。更大的上覆羽为暗褐色,初级覆羽边缘为黄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带有浅黄色端斑,而小覆羽呈深绿色形成两个明显对比的黄色斑点。下巴呈灰色,喉部和颈部侧面为黄色或黄绿色;胸部和胁部为灰色,侧身呈绿色,腹部灰白色;大腿部为绿色,尾下覆羽为黄色或黄绿色;翅膀下覆羽和腋羽为黄色;虹膜为棕色或灰棕色,喙上部为黑色或黑角质色,下部为蓝灰色或淡灰色;腿为蓝灰色或灰色。雄鸟和雌鸟外观相似,雌鸟体型略小于雄鸟。幼鸟额头为绿色,喉部黄色较少。
【鸣叫特征】
黄喉斗鹎的鸣声在茂密的森林中显得极为响亮而远传,通常表现为一连串的爆炸音,如“ko-kwee-ko-ko-ko-kwee-kuk-kuk”或“po-tyoo-ho-ho-ho-whee, tyoo-ho-ho”。此外,其叫声中还包含愤怒的“gwrrrrrr”。
【生活习性】
黄喉斗鹎偏好亚热带或热带湿润低地森林及其边缘地带。通常栖息在森林内的树荫下,隐匿生存。
【外型辨识】
根据描述,文中并没有具体提及关于外型辨识的具体内容。
【物种区别】
黄喉斗鹎与黄翼斑斗鹎相比,具有较小的体型,以及喉部黄色和更广泛的、更为显眼的黄色眉纹特征。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黄喉斗鹎的保护级别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这种鸟类广泛分布于喀麦隆至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及南部直到安哥拉北部,具体包括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加蓬和乌干达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