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tern Nicator
English name:Eastern Nicator
Scientific name:Nicator gularis
【简介】
学名:东非斗鹎(Nicator gularis)
英文名:Eastern Nicator
分类: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斗鹎科,斗鹎属
【外形特征】
体长20-23厘米。雄鸟平均体重40-63克,雌鸟为29-41克。头部橄榄灰色,背部深橄榄绿色,尾羽呈绿色并带有黄色边缘。翅膀显明的黄色斑点是识别特征之一。颈部区域为灰色,胸部淡绿色光泽,腹部淡灰色,小腿部位呈现淡黄色。下覆羽和尾下覆羽为明亮的黄色。喙为角质色,腿和脚为蓝灰色或浅蓝灰色。
【生活习性】
东非斗鹎栖息在森林、灌木丛及密集林区的树冠下部的下层植被中,以昆虫为主要食物来源。
【鸣叫特征】
东非斗鹎叫声丰富多变,由低音“tik-chopweeoo-tok”开始,随后是较强的“trrr”声音,最后是响亮流畅的哨音,类似“hip-to-wee-to-chip to-weet”。它们模仿其他物种如南非小黄莺和东部黑头Orioles的叫声。
【繁殖习性】
原文未提及
【外型辨识】
东非斗鹎独特的大型钩状喙和翅膀上的黄色斑点使其与其他鸟类容易区分,特别是与同属中其他种类比较明显。
【物种区别】
无相关信息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9年的红色名录,东非斗鹎列为无危(LC)。在某些区域数量较少,在某一地区,东非斗鹎平均每10公顷存在3-5对。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在非洲东部,最南端延伸至南非的夸祖鲁-纳塔尔省,东至斯威士兰东部,北至索马里南部、肯尼亚东南部和坦桑尼亚东北部。此外,该物种同样分布在马拉维、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刚果民主共和国靠近赞比亚西北部和赞比亚南部的区域以及纳米比亚东北部的赞比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