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ACCIPITRIFORMES > Accipitridae > Neophron > Egyptian Vulture
Egyptian Vulture

Egyptian Vulture

English name:Egyptian Vulture

Scientific name:Neophron percnopterus

【简介】
白兀鹫(学名:Neophron percnopterus),又名埃及秃鹫或白兀鹫,属于鹰形目鹰科白兀鹫属的单一物种。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西南部至非洲北部以及南亚地区。

【外形特征】
白兀鹫因其独特的白色羽毛、黄色到橙红色的脸部和黑色的眼睛而易于识别。其翼展可达146至175厘米,身体长54至70厘米,体重一般在1600至2400克之间。翼底黑白对照鲜明,尾巴呈现楔形,相较于其他同属物种而言,白兀鹫体型较小。

【生活习性】
成鸟主要以尸体为主食,偶尔会食用较大鸟蛋和昆虫。白兀鹫独特的行为之一就是使用工具,它们能够利用石头打破大型鸟蛋,这一行动在所有鸟类中较为罕见。幼鸟在巢中存在漫长的成长期,大约需要70至90天才能独立飞行,此后一段时间仍需依赖父母喂食。

【鸣叫特征】
文中未提及白兀鹫的鸣叫特征。

【繁殖习性】
白兀鹫会在春季进行繁殖。大多数温带地区的白兀鹫会在冬季向南迁徙,而热带地区的种群则相对固定不变。在夏季,一些种群会从欧洲迁往北非和西亚,有的种群甚至会深入斯里兰卡或南非。

【外型辨识】
成鸟主要以尸体为主食,偶尔会食用较大鸟蛋和昆虫。白兀鹫独特的行为之一就是使用工具,它们能够利用石头打破大型鸟蛋。这种工具使用的技能并不依靠学习,而是动物自出生以来就具有的本能行为。

【物种区别】
亚种ginginianus的鸟喙全为黄色,和其他亚种有所不同。

【保护状况】
科学研究显示,埃及秃鹫的数量在过去约五十年内显著下降。导致这种数量锐减的原因可能包括杀虫剂和双氯芬酸钠等药物中毒、与风力涡轮机碰撞、设计不良的电力线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威胁加之盗猎活动,都是造成这种珍稀鸟类种群大幅度减少的重要成因。

【地理分布】
白兀鹫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西南部至非洲北部以及南亚地区。加那利群岛的种群已经与欧洲和非洲大陆的种群分隔多代,且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截至2000年,仅存约130只成鸟。

【文化意义】
埃及秃鹫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到圣经记载,埃及秃鹫被不同文化赋予了独特的象征和意义,反映了人类与其共处的历史渊源深厚。例如,它被坚信具有代表神的力量,并且在希腊文化中,它也与皇帝及神灵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