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billed Ground Cuckoo
English name:Red-billed Ground Cuckoo
Scientific name:Neomorphus pucheranii
【简介】
红嘴鸡鹃(学名:Neomorphus pucheranii),又称地鸠,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鹃形目、杜鹃科、鸡鹃属鸟类。主要栖息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西部的低地森林中,包括巴西、哥伦比亚、秘鲁以及可能存在的厄瓜多尔地区。
【外形特征】
红嘴鸡鹃因其红色的喙和脸部著称,头部顶部呈深蓝黑色并带有紫色光泽,上体呈青铜绿色,翅膀颜色为栗色。下体主体为灰色,胸部边缘具有黑色带纹。成鸟平均长度约为43至55厘米,尾部占据约一半。雄性和雌性的外表相似,幼鸟主呈棕色无光泽。
【鸣叫特征】
其叫声为一系列深沉的上升式“呼”声,并且每秒重复一次。在觅食或受到干扰时,还会发出响亮的喙击声。
【生活习性】
红嘴鸡鹃是一种几乎完全在地面活动的鸟类,仅偶尔低飞或跳跃进入树木。主要通过跳跃捕捉猎物。饮食以昆虫为主,但也包括其他节肢动物、小型脊椎动物,如蜥蜴、两栖动物和小鸟。此外,还食用掉在地上的水果。
【繁殖习性】
红嘴鸡鹃的巢穴尚未被详细描述。截至1855年,曾有观察到成对的红嘴鸡鹃孵化两个蛋的记录。
【外型辨识】
红嘴鸡鹃可通过其红色的喙、黑色的顶部和带有肉桂色的腹部区域来识别。同时,前者的翅膀为栗色而非绿色光泽,前额为黑色而非黄褐色。
【物种区别】
与棕腹鸡鹃相比,红嘴鸡鹃可以通过其红色的喙、黑色的顶部以及带有肉桂色的腹部区域进行区分。此外,前者翅膀为栗色而非绿色光泽,前额为黑色而非黄褐色。
【保护状况】
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该物种归类为无危(Least Concern, LC)。
【地理分布】
红嘴鸡鹃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盆地东部秘鲁和亚马逊河以北的巴西西部。范围包括哥伦比亚东南部、厄瓜多尔东部等地。亚种N. p. lepidophanes已发现于亚马逊盆地南部,具体是在南秘鲁与巴西西部亚马逊河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