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Cisticolidae > Neomixis > Common Jery
Common Jery

Common Jery

English name:Common Jery

Scientific name:Neomixis tenella

【简介】
北杂鹛(学名:Neomixis tenella),属于雀形目扇尾莺科杂鹛属。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具备尖锐的喙,广泛发现于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涵盖各类具有木本植被的生境,包括森林、灌木丛、草原、种植园及村落。

【外形特征】
北杂鹛体型小巧,体长约10厘米,体重在6至8克之间。头部顶部橄榄绿色的羽毛,一侧眉纹呈黄绿色,眼周偏深色,颈部背面及脸颊呈现灰色,背部颜色以橄榄绿为主,部分飞羽边缘点缀淡黄色。喉部至胸部的颜色由淡黄色逐渐过渡到白色,胸部中央有时会出现淡淡的橄榄绿色条纹。眼睛色泽为浅褐色,喙上下部分泽度不同,上方为暗角质色,下方则较浅橙色,脚部呈粉橙色;雌雄形状相似,唯幼年鸟眼色较深,各亚种间颜色和图案也略有差异。

【生活习性】
北杂鹛主要以昆虫为食,通常活跃在树冠层,并经常处于运动状态。即使在倒挂的情况下也能觅食,且频繁在灌木丛中活动,有时甚至会下至地面觅食。此外,它还会探查花朵取食,有时头部会被花粉覆盖。在觅食时,北杂鹛多与其他种类小型鸟类共同聚集,尤其是在冬季,有时会形成多达20只的小群。

【鸣叫特征】
北杂鹛的叫声由一系列尖利跳跃的高音组成,持续不断,觅食期间尤为明显,有时还会伴随低频率的呼叫声。雄性北杂鹛的鸣叫声也与此相类似,但主要在栖木上展示。烦躁时,还可能发出类似太阳鸟的“dzhee”声。

【外型辨识】
北杂鹛颈部后的灰色是同其他jery物种最显著的区别。至于体型方面,北杂鹛比绿杂鹛更大且色彩更加鲜艳,而比纹喉杂鹛稍小,脚色也相对较淡。

【保护状况】
IUCN红名单将北杂鹛列为无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北杂鹛的生存地域仅限于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岛,涉及多种森林环境,如亚热带或热带干燥森林以及低地湿润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