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Estrildidae > Neochmia > Red-browed Finch
Red-browed Finch

Red-browed Finch

English name:Red-browed Finch

Scientific name:Neochmia temporalis

【简介】
红眉火尾雀(学名:Neochmia temporalis)是一种小型蜡嘴雀,属雀形目梅花雀科星雀属。这种鸟在澳大利亚东海岸广泛分布,并被引入到法属波利尼西亚。其体长约为11-12厘米。最显著的特征是头部上方的红色带状条纹和红色的臀部。

【外形特征】
成年红眉火尾雀有橄榄绿色的上身及灰色的下身,以及红色的眉纹。雄性与雌性的外观相似,除了某些亚种个体可能通过下腹部的颜色不同(雄性为黑色,雌性为深灰色)来区分。尾部为黑色,喙部呈红色,幼鸟则上身呈暗灰绿色,下身灰白色,喙部黑色,虹膜颜色为深棕色。

【鸣叫特征】
最常见的叫声为尖锐的“seeeeep”声。

【生活习性】
红眉火尾雀主要栖息在接近水面的开放森林、灌木丛、红树林、沼泽、果园、花园和城市公园。日常以草籽、杂草子、水果种子及浆果为主食,偶尔会猎食小型昆虫。它们通常小群活动,可达2至30只,更多聚集在200只以上的情况主要出现在繁殖季节之外,会和其他鸟类混群。

【繁殖习性】
红眉火尾雀的繁殖期在不同地区的持续时间略有不同:澳大利亚北部为12月至4月;新南威尔士州为7月至8月;东南部为10月至11月;西南部的繁殖期则为7月至3月,但这仅限于其作为引入种的地区。每个巢穴都用绿色或干草编织成花瓶状的结构,内衬羽毛等软质材料;每窝通常产卵4至6枚,孵化期约为13至15天,雏鸟离巢后仍依赖父母喂养2至3周。

【外型辨识】
通过独特的红色眉毛和臀部,可以轻易将红眉火尾雀与其他蜡嘴雀区别开来。幼鸟则难以通过外观标注作为成鸟未成熟的特征之一,显示着除了成年特征外变化的生理特征细节,如缺乏红色眉带且体色更暗淡。

【保护状况】
IUCN将其保护级别列为无危(LC),意味着当前没有遭遇灭绝威胁,但依旧需要持续监测与保护。

【地理分布】
红眉火尾雀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北至东南部,典型分布地区包括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及其周边区域,以及其他内陆地区或波利尼西亚的少数特殊地点。在澳大利亚西南地区也有少量记录,但活动范围较小。

需注意的是,在澳大利亚南部西角的某些区域,这种鸟或被进一步研究细分并有可能标识为区域亚种或变异种。不过目前来看仅作为同一分类的地理分布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