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Pellorneidae > Napothera > Long-billed Wren-Babbler
Long-billed Wren-Babbler

Long-billed Wren-Babbler

English name:Long-billed Wren-Babbler

Scientific name:Napothera malacoptila

【简介】
长嘴鹩鹛(学名:Napothera malacoptila)是雀形目、幽鹛科、鹩鹛属的小型鸟类,以其长而略微向下弯曲的喙著称。这种鸟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东北部和中国南部山区,栖息于山地湿润森林地带。

【外形特征】
长嘴鹩鹛体型小巧,无尾或极短,体长约11-13厘米,体重约18-21克。它的最显著特征是拥有非常长且向下弯曲的喙。头部、颈部和侧面的羽毛为带有细小淡色羽轴纹的棕色,背部羽毛较长,同样呈棕色并且有长的淡色羽轴纹。面部(眼上、颊部、耳羽和嘴角区域)呈红棕色,比头顶稍浅,带有精细的淡色条纹。喉咙和下巴为淡黄色,胸部和侧翼上有深棕色和淡色的条纹,腹部中部色调较淡,两侧较深。大腿和臀部为锈红色。虹膜呈浅红棕色到棕色,喙为暗角棕色,尖端较浅,腿为淡灰肉色,带有棕色或淡紫色角质色调。雄鸟和雌鸟外形相似。

【生活习性】
长嘴鹩鹛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繁茂植被中高度活跃,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它们栖息于山地湿润森林的落叶层,喜欢在茂密的灌木丛中觅食和活动。

【鸣叫特征】
长嘴鹩鹛的鸣唱具有独特的音调,主要为一段短暂而清晰的哨声,音调表现为“chiiuuh”或“fyeéér”,平滑下降但音量渐增。每隔2至10秒重复一次。此外,还有一种类似“fééyew”的呼叫,起始音节急促,只轻微下降,迅速变得柔和且音调陡降。当鸟群受到干扰或者兴奋时,会有间歇性地发出一至三次快速重复的“chip"wu”或“chitt"wu”的短语。

【外型辨识】
长嘴鹩鹛通过其长而弯曲的喙、体表带有长而明显的淡色条纹来与其他鹩鹛属物种区分开。这些独特特征特别明显。

【保护状况】
长嘴鹩鹛已经被列入《全球濒危鸟类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认定为无危(LC)。然而,由于栖息地的改变和森林破坏,对其生存构成了潜在威胁。

【地理分布】
长嘴鹩鹛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东北部和中国南部,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森林及灌木丛中。在中国境内仅出现于云南西部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