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rt-tailed Scimitar Babbler
English name:Short-tailed Scimitar Babbler
Scientific name:Napothera danjoui
【简介】
短尾钩嘴鹛(英文名:Short-tailed Scimitar Babbler,学名:Napothera danjoui),属于雀形目林鹛科,是钩嘴鹛属的一种鸟种。它们的特点是短小的尾巴与长而弯曲的喙,长达18至19厘米。分布于越南北部和南部安南山脉及老挝特定区域。
【外形特征】
短尾钩嘴鹛体长约18厘米至19厘米,背部呈橄榄褐色,腹部为棕色与淡黄色及白色交织。头部到上体主要呈橄榄褐色,翼部及尾部带有橄榄色调的褐色。脸部颜色更浅,为灰橄榄色,并有带深棕色的眉纹和颊线,喉部至胸部是白色,边缘带有淡棕色条纹。
【生活习性】
这些鸟种活动于原生及次生常绿阔叶林中,有时也会出现岩石地带,包括50至1500米的海拔范围内。它们通常成对或小家庭群状活动,在地面或近地面区觅食,利用其独特的喙形态探查土壤。
【鸣叫特征】
短尾钩嘴鹛发出一系列清晰且急促的哨声,每段鸣声持续时间是0.5至0.75秒。受惊吓时,会发出一种低沉且带鼻音的“chuwut-chuwut-chuwut”声;进行报警时,它们会发出尖锐且略带责骂特性的小语音“chrrr-chrrr-chrrr...”。
【繁殖习性】
短尾钩嘴鹛在越南的繁殖期大约为1月至4月,每窝平均产生2枚或更多卵。筑巢在树或矮灌木的高度位置,为后代提供了较为隐蔽且安全的区域。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分类,短尾钩嘴鹛被列在“近危”(NT)的状态。这反映了它们面临着森林摧毁和退化等威胁,尤其是在低海拔的自然林地区损害更为严重。
【地理分布】
短尾钩嘴鹛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和南部的安南山脉区域以及老挝特定区域。这些地区以其原生森林和特别多样化的生物群落著称,提供避难所防止进一步的种群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