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ian Antpitta
English name:Amazonian Antpitta
Scientific name:Myrmothera berlepschi
【简介】
Amazonian Antpitta(亚马孙蚁鸫),学名:Myrmothera berlepschi,属于雀形目蚁八色鸫科拟鸫蚁鸫属的鸟类。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雨林南部区域,包括巴西、玻利维亚和秘鲁。
【外形特征】
亚马孙蚁鸫体长约14.5厘米,体重在36至54.9克之间。其上体呈现橄榄棕色,而初级飞羽外缘呈橄榄色偏黄;喉部至耳羽区域内为白色,胸部及两侧则为淡黄色至橘黄色,带有明显的暗色条纹。腹部为白色,两胁及臀部呈现橙红褐色。该鸟类面部虹膜为棕色,裸露的眼周皮肤粉红色,上喙灰暗色,下喙则为粉白而带暗色尖端;胫部颜色鲜粉。幼鸟的具体特征尚不清楚,而亚种yessupi仅在颜色上与指名亚种略有不同,前者颜色上略显暗棕色。
【生活习性】
该鸟类栖息于低地热带雨林边缘的密集灌木丛底层,栖息高度不超过500米。亚马孙蚁鸫通常单独行动,在森林地面和倒木上行走、奔跑和跳跃,行为与H. fulviventris和H. dives类似。其主要食物为昆虫。
【鸣叫特征】
亚马孙蚁鸫的歌声由多个下滑音“cuock”组成,持续2至3秒,间隔5至10秒,音符数量在3至4个之间。其鸣叫的频率为0.8至0.9千赫兹,比H. fulviventris的歌声更为缓慢且音符较少;叫声由持续1.6秒、包含14至16个音符组成的颤音构成。
【繁殖习性】
关于亚马孙蚁鸫的繁殖行为,目前没有记录资料。
【外型辨识】
亚马孙蚁鸫的颜色较浅且更偏向橙色,偏好较年轻的次生林。与其他低地蚁鸫不同,它没有明显的面部图案。
【物种区别】
- 与H. fulviventris和H. dives的行为相似。
- 颜色较浅且更偏向橙色。
- 偏好较年轻的次生林。
- 没有明显的面部图案。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2009年)分类,亚马孙蚁鸫目前被列为无危(LC)物种。在南美洲的多个保护区均有该物种的记录。虽然在某些地区较为常见,但在秘鲁地区相对较少见。轻度的栖息地扰动对其生存可能有利。
【地理分布】
亚马孙蚁鸫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南部的亚马孙雨林。该物种的地理分布范围包括巴西、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