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 Whistling Thrush
English name:Blue Whistling Thrush
Scientific name:Myophonus caeruleus
【简介】
紫啸鸫(学名:Myophonus caeruleus),俗称鸣鸡或乌精,是雀形目鹟科啸鸫属的鸟类。它们常见于多石山间溪流旁,尤其是森林覆盖的山丘,喜欢岩石附近的环境。
【外形特征】
紫啸鸫体长约为31到35厘米,体重可达到136到231克。全身呈深蓝紫色,金属光泽显著,强光下显深蓝紫。头部至臀部每片羽毛端部点缀有亮紫色斑点,腹部、翅膀和尾巴偏深蓝灰色,中翼覆羽有银灰色斑点。在不同地理位置,紫啸鸫的喙色差异明显,中国中部和东部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嘴为黑色;而其他国家和地区,部分紫啸鸫鸟喙为亮黄色。雌雄鸟外观相似,但雌鸟的色泽稍暗淡。幼鸟的颜色偏深,呈烟黑色,并带有白色细纹。
【生活习性】
栖息于低山丘陵或山间小溪旁,偏好能遮光的深林和岩石环境,一到冬季则常下移到低海拔的灌木丛中活动。紫啸鸫在晚间常活跃,它们能发出被人模仿的哨声,尤其在清晨和傍晚最为明显,因而在繁殖期间,雄鸟会凭借自身宏亮的鸣声来捕获异性的注意。叫声包含尖锐的'zzeet-zzeh'和'bheeet'等。
【鸣叫特征】
紫啸鸫在黎明和黄昏时发出响亮且穿透力强的哨声,在中国东部、南亚、东南亚以及中亚各地分布极广。
【繁殖习性】
通常于4月到8月繁殖,选择筑巢于岩石缝隙、树叉或山间寺庙,凡高而隐秘处皆可,通常偏好河岸或小溪旁的环境。巢呈杯状,主要由苔藓、草根和残叶构成。每窝产卵2-5枚,卵色为白色或淡蓝色,且带有红色斑点。雌雄双方轮流孵化卵和抚养后代,孵化期约16-17天,而幼鸟至少需要14-15天的育雏期。
【外型辨识】
与其他啸鸫亚种相比,紫啸鸫的喙色和斑点分布是主要区别,不同亚种之间的喙色和大小存在差异。例如,flavirostris亚种的喙最厚,而dichrorhynchus亚种的斑点最小。
【保护状况】
2012年,《IUCN》评估紫啸鸫为无危物种。请务必保护它们的自然栖息地,维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有助于更好地保护这一鸟类物种。
【地理分布】
紫啸鸫广泛分布于中国、阿富汗、孟加拉、印度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