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Parulidae > Myiothlypis > Russet-crowned Warbler
Russet-crowned Warbler

Russet-crowned Warbler

English name:Russet-crowned Warbler

Scientific name:Myiothlypis coronata

【简介】

褐冠王森莺(学名:Myiothlypis coronata)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两侧,如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圭亚那、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等地区。它们常见于海拔1500至3000米的亚热带和温带森林。

【外形特征】

褐冠王森莺体长约14厘米,体重约13.5至19.5克。它们体型丰满,头戴黑色边缘衬托的红褐色冠纹,头部其余部分为灰色。上身橄榄绿色,喉部灰白,腹部黄色。相比之下,雌雄外观相似。成年后,冠纹的橄榄色尖端可能更明显。幼鸟头部、上身及胸部为橄榄棕色,翼上有细微的肉桂色斑点,腹部淡黄,两胁和尾下覆羽橄榄色较浓。

【生活习性】

褐冠王森莺以昆虫为食,在林间的低至中层觅食,高度通常在1至6米之间。它们常成对或形成小群加入混合物种的觅食群体。该鸟通常在地面或接近地面处筑巢,巢呈穹顶状,内部铺垫细草及树蕨鳞片,由树叶、苔藓、根须和细枝构成。

【鸣叫特征】

它们发出快速的一系列6至8个颤音且旋律优美的"chee"音符,音高变化,常以嗡嗡的上扬颤音或颤歌结束。成对时,一只鸟回应另一只鸟的鸣唱。另外,还包括短促、高音的"trilip"或"tridilip"和嗡嗡的上扬"bzhreeep"。

【繁殖习性】

褐冠王森莺在9月至11月间于厄瓜多尔筑巢并孵卵。在哥伦比亚,其繁殖期从2月持续到10月(主要在5月至6月),这期间有新飞离巢穴的幼鸟记录。2月和8月份在秘鲁中部也有幼鸟观测记录。每窝通常产2枚卵。

【外型辨识】

褐冠王森莺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森莺科,米欧王森莺属。它具有独特的红褐色冠纹及橄榄绿色上身,灰白喉部和黄色腹部为其显著特征。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褐冠王森莺被列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褐冠王森莺分布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两侧,包括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圭亚那、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等国家。它们常见于海拔1500至3000米的亚热带和温带森林,偏好密集的林下植被。